道在屎溺的成语故事


道在屎溺

拼音dào zài shǐ nì

基本解释喻道之无所不在。

出处《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道在屎溺的典故

战国时期,东郭子问道家代表人庄周,“道”是什么,到底在什么地方。庄子说道在蚂蚁洞里,东郭子不明白,再问,庄子说道存在于野草、砖瓦、碎石甚至在屎尿里。东郭子说怎么道会越来越卑下,庄子说道就在于那些卑微低贱的地方。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道在屎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0回:“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自作自受 《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
高情逸态 明·汤显祖《紫钗记·谒鲍述娇》:“资质秾艳,一生未见;高情逸态,事事过人。”
乐在其中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随口乱说
不违农时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有枝添叶 老舍《四世同堂》:“桐芳回到家中,把这些话有枝添叶的告诉高第,而被招弟偷偷听了去。”
天下恟恟 《旧唐书·任瑰传》:“后主残酷无道,征役不息,天下恟恟,思闻拯乱。”
头破流血 宋·刘彦明《敦煌实录》:“贼欲破棺,撰叩头、数请,头破流血,贼义而释之,由是显名。”
铭心刻骨 明 李开先《林冲宝剑记》:“恩同海岳,铭心刻骨难忘。”
萎靡不振 宋 马永卿《元城先生语录》上卷:“至嘉佑末年,天下之事似乎舒缓,委靡不振,当时士大夫亦自厌之,多有文字论列。”
拔宅飞升 语出《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 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无方之民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清道夫 老舍《我这一辈子》:“饼烙得,还得押着清道夫给送到营里去;说不定还挨几个嘴巴回来!”
早朝晏罢 《吕氏春秋·禁塞》:“早朝晏罢,以告制兵者。”
瓜葛相连 三国·魏·曹叡《种瓜篇》:“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
捶胸跌脚 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不是我炒炒闹闹,痛伤情捶胸跌脚。”
浓妆艳裹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一个个浓妆艳裹,一对对妙舞清歌。”
政平讼息 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彦古》:“因势顺导,殆如反掌,不出一月,政平讼息,必将有自达于天听者。”
声色并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敦声色并厉,欲以威力便从己。”
鸡犬不安 刘流《烈火金刚》第十回:“我这是何苦,烧香引鬼,搬砖打人砸了自己的脚面,闹得我鸡犬不安!”
救人须救彻 明·沈受先《三元记·毁券》:“你身无盘费,岂能同去,若又拆散,不如不救你了。自古道救人须救彻,叫当直的,银子取五两过来。”
目瞪心骇 《轰天雷》第十回:“当时土木工匠们弄得目瞪心骇,不知所为,都停着工看。”
憎爱分明 周恩来《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轻繇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