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不河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hǔ bù hé
基本解释《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出处《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一虎不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虎不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博学多识 |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第45卷:“只是圣人之所以圣,却不在博学多识,而在一以贯之。” |
一丝不挂 | 宋 黄庭坚《僧景宗相访寄法王航禅师》:“一丝不挂鱼脱渊,万古同归蚁旋磨。” |
儿女亲家 | 《花月痕》第52回:“历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 |
饿鬼投胎 | 欧阳山《苦斗》:“咱们也不嫉妒他人,纵使不一定是个讨债的,也难免是个饿鬼投胎。” |
鹰心雁爪 | 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你待要使用金银,打通关节,救拔囚牢,则俺燕青呵!须不是鹰心雁爪,早跳出虎穴狼巢。” |
安然如故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你只看这一个,那一个,都是为谁而卒?岂可我做儿的倒安然如故?” |
一刀两断 | 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
识时通变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尔祖子文,为楚名臣,识时通变。” |
海角天隅 | 元·张好古《张生煮海》第四折:“海角天隅,须有日再完整。” |
一画开天 | |
土扶成墙 | 《北史·尉景传》:“土相扶为墙,人相扶为王。” |
志诚君子 | 明·徐霖《绣襦记·姨鸨夸机》:“他是个志诚君子,与别人不同,怎么开口起发他的?” |
解甲倒戈 | 《北史·越王侗传》:“若王师一临,旧章誓睹,自应解甲倒戈,冰销叶散。” |
驿使梅花 | 《太平御览》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花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
相帅成风 | 宋·苏辙《龙川别志》上卷:“谏官之势,自此日横,郑公犹倾身下士以求誉,相帅成风,上以谦虚为贤,下以傲诞为高。” |
蚁萃螽集 | 《宋书 袁淑传》:“羯寇遗丑,趋致畿甸,蚁萃螽集,闻以崩殪。” |
设彀藏阄 | 明·陈汝元《红莲债》第二折:“我这里设彀藏阄,你那里妆聋作哑。” |
一如曩昔 | 《慈禧太后演义》第32回:“自此次觐见后,国际情形一如曩昔。” |
好恶乖方 | 明·归有光《与曹按察》:“鄙人向年为吏吴兴,虽跼蹐百里,而志在生民,与俗人好恶乖方。” |
甘棠之惠 | 汉 杨雄《甘泉赋》:“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 |
深奸巨猾 |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
谨慎从事 | 邓小平《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凡是可以招致敌人摧残人民的事,都应谨慎从事。” |
削草除根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不争晋公主怀孕在身,产孤儿是我仇人,待满月钢刀铡死,才称我削草除根。” |
鼠盗狗窃 | 《北齐书·薛掓传》:“杲鼠盗狗窃,非有远志,宜先讨颢。” |
眢井瞽人 | 严复《救亡决论》:“盖非西学洋文,则无以为耳目,而舍格致之事,将仅得其皮毛,眢井瞽人,其无救于亡也审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