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的成语故事

拼音shǐ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
基本解释矢:箭;弦:弓上用以法箭的牛筋绳子。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晋·王沈《魏书》:“琳谢曰:‘矢在弦上,不得不发。’太祖爱其才,不咎。”
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典故
东汉末年,袁绍为了攻打曹操,让陈琳写一篇《为袁绍檄豫州》的檄文,列举曹操的罪状,大骂曹操祖宗三代。袁绍官渡之战败给曹操,陈琳也趁机投靠曹操。曹操问陈琳为什么写那篇檄文,陈琳说那时箭在弦上被袁绍所逼而写。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矢在弦上,不得不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说东道西 |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四章:“老工程师哪有工夫听别人说东道西?” |
材轻德薄 | 宋 朱熹《论臧否所部守臣状》:“熹委是材轻德薄,不足取信,岂复更敢臧否人物。” |
蓬首垢面 | 《北齐书 任城王湝传》:“妃卢氏赐斛斯徵,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 |
扯纤拉烟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回:“晁书、晁凤也只道胡旦的外公,不过在京中扯纤拉烟,寻常门户罢了。” |
闪烁其词 | 清·吴趼人《痛史》第25回:“何况这等事本来是缜密的,或者定伯故意闪烁其词,更未可定。” |
忘象得意 | 南朝·齐·刘邙《答竟陵王子良书》:“微文接粗,渐说或允;忘象得意,顿义为长。” |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 《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
残兵败卒 | 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杨铁刀恃着凶勇,保了元太子及些残兵败卒,约有二千余众,向北而驰,被朱亮祖同廖永忠赶上。” |
凭几据杖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一》:“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 |
一丸泥封函谷关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
绸缪桑土 | 《诗经·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
身在林泉,心怀魏阙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阙,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 |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 元·无名氏《认金梳》:“儿也,可不道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抬举的你成人长大,划的说这等言语那!” |
厉行节约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
范水模山 | 清 江顺诒《词学集成》第六卷:“抗心迈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虚华,范水模山,自诧淡远。” |
健步如飞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
孳孳不倦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 |
谑而不虐 | 《诗经·卫风·淇奥》:“善戏谑兮,不为虐矣。” |
回山转海 |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
啜英咀华 | 语出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 |
勒索敲诈 | 徐朔方《<牡丹亭>校注·前言》:“当时捐税重重,而且还派了许多宦官为专使到全国各地去开矿,勒索敲诈,胡作非为。” |
花门柳户 | 元·无名氏《小孙屠·谋杀孙必达》:“奴家当脱得花门柳户,与孙官人结为夫妻。” |
漫天塞地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8回:“素臣喊叫如雷,跳跃如虎,人人辟易,便直冲而出,却见漫天塞地,都是民兵。” |
塞耳盗锺 | |
音容凄断 | 唐·戴君孚《广异记·阎陟》:“后一日,梦女来别,音容凄断,曰:‘已是前长史女,死殡在城东南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