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炭不同炉的成语故事


冰炭不同炉

拼音bīng tàn bù tóng lú

基本解释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同处。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休把我衣服扯住,情知咱冰炭不同炉。”


暂未找到成语冰炭不同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冰炭不同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动魄惊心 清 姚衡《寒秀草堂笔记》第三卷:“秀水所称,光彩焕发,动魄惊心。”
分外妖娆 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文圆质方
仪表堂堂 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嚎天动地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
矫枉过正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能文善武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四折:“凭着我能文善武才人敌,俺父亲将我来许。”
卖狗悬羊 明·苏子文《桂枝香》:“卖狗悬羊,驴粪毯儿外面光,瞒不慌。”
釜底游魂 《花月痕》第四回:“鼯是已穷之技,豕无可突之围,釜底游魂,苟延旦夕。”
各不相谋 《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一致百虑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卑躬屈节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败国丧家 《晋书 列女传 刘聪妻刘氏》:“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
无功而返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攸县、安仁均须越过茶陵,派人去过,无功而返。”
踵迹相接 清·昭梿《啸亭杂录·梁提督》:“自丛岚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迹相接,攀钉而上。”
一叶障目 毛泽东《论持久战》:“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自以为是。”
道路指目 邹韬奋《我们对于国事的态度和主张》:“迄今抗战阵营中尚潜伏着若干妥协主和分子,道路指目,当非空穴来风。”
急景流年 宋·晏殊《殊玉词》:“急景流年都一瞬,往事前欢,未免萦方寸。”
名正理顺 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高祖谥太武,用汉制;太宗谥曰文,行周道也。名正理顺,垂之无穷。”
半解一知 宁调元《燕京杂诗》:“半解一知天下士,千歧百辙釜中鱼。”
雪月风花 元·贯云石《粉蝶花》套曲:“古往今来题咏多,雪月风花事事可。”
习非成俗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杯觞路酌,弦歌行奏,转相高尚,习非成俗。”
舜日尧天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4回:“今果然民安物阜,的确舜日尧天,夸之不尽。”
引吭高声 倪匡《暗号之二》一:“这就是合该有事了,我由于酒兴高,所以一路“引吭高声”,唱的是“满江红”,从“怒发冲冠”开始,进屋之后,刚好唱到“壮志饥餐胡虏肉”。”
扶倾济弱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你若肯扶倾济弱,我可便回嗔作笑,一会价记着想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