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利除害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ng lì chú hài
基本解释兴办有利的事情,除去有害的事情。亦作“兴利除弊”、“除害兴利”、“兴利剔弊”。
出处《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暂未找到成语兴利除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兴利除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乘龙快婿 | 晋 张方《楚国先贤传》:“时人谓桓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也。” |
才德兼备 | 元 无名氏《娶小乔》第一折:“江东有一故友,乃鲁子敬,此人才德兼备。” |
一些半些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老实一句,‘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 |
雾兴云涌 | 梁启超《翠报叙》:“军兴以后,齐州学者,渐知以识时务,知四国为学中第一义,于是报馆雾兴云涌。” |
倍日并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列传》:“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
说古道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九回:“你们又文绉绉的说古道今,我那里省得?” |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 《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
矫言伪行 | 宋·秦观《论议下》:“矫言伪行之人,弊车羸马窜伏岩冗,以幸上之爵禄。” |
争荣夸耀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想着往日常听人说:少年吐血,年月不保;纵然命长,终是废人了。想起此言,不觉将素日想着后来争荣夸耀之心,尽皆灰了。” |
君子爱人以德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
千百为群 |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14卷:“自是以后,千百为群,禁之不能止,为国之蠹甚矣。” |
颠干倒坤 | 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二回:“我平生有个癖见,以为天地间最可宝贵的是两种人物,都是龙跳虎踞的精神,颠干倒坤的手段,你道是什么呢? |
绮罗粉黛 | 明·徐复祚《红梨记·诉衷》:“不减少君德耀,绝无绮罗粉黛之态。” |
先我着鞭 | 《晋书 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着鞭耳。” |
本本源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从头至尾,抹角转弯,本本源源,滔滔汩汩的,告诉母亲一遍。” |
黄口小儿 | 唐 许碏《题南岳招仙观壁上》诗:“黄口小儿初学行,唯知日月东西生。” |
柔远能迩 | 《尚书·舜典》:“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云。” |
膏火之费 | 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欲读书须膏火之费,吾视君皆未易办也。” |
旷日经久 | 唐·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自非天姿茂异,旷日经久,以所进业发闻于乡闾……则不可得而齿乎国学矣。” |
荒郊野外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3卷:“却是荒郊野外,桃红柳绿,正是女眷们游耍去处。” |
敷衍搪塞 | 《文明小史》第十一回:“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
瓦解星飞 |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平地风波二千尺,一家儿瓦解星飞。” |
盛衰兴废 | 宋 王安石《祭欧阳文忠文》:“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 |
缩地补天 | 《旧唐书 音乐志一》:“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
祸出不测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梅圣俞》:“仁宗大怒,玉音甚厉,众恐祸出不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