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九州的成语故事


四海九州

拼音sì hǎi jiǔ zhōu

基本解释指全中国。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那人王乃四海九州之主,代天宣化,岂肯颠倒,强人所难。”


暂未找到成语四海九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四海九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道山学海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道山学海功非浅,孔思周情文可传。”
诗书发冢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无的放矢 清 梁启超《中日交涉汇评》:“如是,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直拉杂摧烧之可耳。”
语长心重 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符答林琴南君函》:“公书语长心重,深以外间谣诼纷纭集为北京大学惜,甚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路远迢迢 鲁迅《彷徨 孤独者》:“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问他可有存款,他一声也不响。”
刀山火海 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折节下贤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半死辣活 参见“半死半生”。
佹得佹失 王闿运《铜官行寄章寿麟题旧感图》诗:“凭君莫话艰难事,佹得佹失皆天意。”
潘鬓成霜 晋·潘岳《秋兴赋并序》:“斑鬓髟以承弁兮,素发飒以垂领。”
成一家言 《新唐书·韩愈传》:“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轻口薄舌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这酸子轻口薄舌,专会做词。”
狮子大开口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2回:“狮子大开口,做一个门户势子,等候来人,上中下三路,皆不能出其匡郭。”
迟徊观望 刘揆一《黄兴传记》:“主张国内军事当局,乘日本大隈内阁迟徊观望之时,及早自动,以武力收回青岛。”
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鹰化为鸠,至于识者犹憎其眼。”
人欲横流 宋 陆九渊《语录》上:“后世人主不知学,人欲横流,安知天位非人君所可得而私?”
林下风韵 明·徐渭《跋书卷尾一》:“谢道韫,虽是夫人,却有林下风韵,是谓秀中现雅。”
七窝八代 明·吴承恩《西游记》:“却只怕那水里有甚么眷族老小,七窝八代的都来,我就弄他不过。”
秉文兼武 唐 牛肃《纪闻 吴保安》:“李将军秉文兼武,受命专征。”
攒锋聚镝 明·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宰相子应举》:“四明在位久,卒被恶声以去,归里至与玺丞不相见。初不难借其子以市公,终于攒锋聚镝,受前人未有之弹射。”
分甘同苦 《北齐书·慕容俨传》:“俨犹申令将士,信赏必罚,分甘同苦,生死以之。”
周情孔思 唐·李汉《韩昌黎集序》:“日光玉洁,周情孔思。”
以资切磋 《诗经·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出公忘私 清·梅曾亮《送周石生序》:“非出公忘私、尽扫刮同异恩怨、屏置城府外,不足称朝廷委任、寄耳目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