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亦乐乎的成语故事


不亦乐乎

拼音bù yì lè hū

基本解释亦:也;乎: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是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暂未找到成语不亦乐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亦乐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改邪归正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有脚书橱 宋·龚明之《中吴记闻》:“程信民记闻精确,乡人号为有脚书厨(橱)。”
凡桃俗李 明·王冕《题墨梅图》:“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
亲当矢石 《北齐书·文宣帝纪》:“每临行阵,亲当矢石。”
天不做美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五回:“谁知天不做美,偏偏到了十月间,变雄为雌,又产下一位公主。”
非钱不行 唐·张鷟《朝野佥载》:“愔问故,答曰:‘当今之选,非钱不行。’”
龟龙麟凤 东汉·班固《汉书·翟方进传》:“太皇太后临政,有龟龙麟凤之应。”
卧虎藏龙 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蒲鞭示辱 《快心编》第十回:“我若将此重棒责之,岂不是伤其肌肤,而使彼贻忧日后耶!古人有蒲鞭示辱则可矣。”
挥戈返日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既同处厝火积薪之会,当励挥戈返日之忠。”
楚腰纤细 《战国策·楚策》:“昔者先君灵王好小腰,楚子约食,凭而能立,式而能起。” 唐·杜牧《遣怀诗》:“楚腰纤细掌中轻。”
家成业就 《红楼梦》第十九回:“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
计出万全 元 戴良《论长孙无忌》:“无忌于此,亦可谓计出万全矣。”
狗盗鸡啼 明·陆采《明珠记·江会》:“函关脱离,又何须狗盗鸡啼?”
散伤丑害 《鬼谷子·中经》:“是以声散伤丑害者,言必逆于耳也。”
千里寄鹅毛 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善门难开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这太原一府是被灾顶重的地方。大善士见机,善门难开。”
罪恶如山 《新唐书·吉项传》:“俊臣诬杀忠良,罪恶如山,国蟊贼也,尚何惜?”
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
独善一身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凭轼旁观 清·王韬《土胜俄不足恃》:“土人自此以为俄不足为战,诸国皆凭轼旁观。”
足音空谷 明·汤显祖《答王相如书》:“足音空谷,乃有相如。”胡熊锷《粲如到问偕隐内子目疾代赋以谢之》诗:“眼底浮云成变幻,足音空谷到沈幽。”
蝇随骥尾 语出《后汉书 隗嚣传》:“数蒙伯乐一顾之价,而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骥尾,得以绝群。”
迟徊不决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为朝廷计,与其迟徊不决以启天下之疑,何如明示政纲以箝党人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