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活面软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n huó miàn ruǎn
基本解释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他这心活面软,未必不周济他些。”
暂未找到成语心活面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心活面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 赖传珠《模范红五团的新荣誉》:“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
踌躇满志 | 庄周《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姑娘身上不大好,还得自己开解着些。身子是根本,俗语说的:‘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 |
苦肉计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我原不欲如此,但出于无奈,方走这条苦肉计。” |
潜德秘行 | 明·宋濂《陈府君墓志铭》:“其绩用昭著者,易于言;而潜德秘行者,难于形容也。” |
道殣相枕 | 郑观应《救时揭要·救济速报》:“明年大饥,道殣相枕,张罄家以糜粥济之,活者万计。” |
毁形灭性 |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九折:“通天大圣,你本是毁形灭性的,老僧救了你,今次休起凡心。” |
务去陈言 | 清·朱彝尊《鱼计庄词》序:“休宁戴生锜,从余游,其为词,务去陈言。” |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正触着阿珠的‘隐痛’,要想保持平静也不可能了。” |
不谋而同 | 唐 韩愈《请上尊号表》:“考其所陈,中于义理,天人合愿,不谋而同。” |
拔树搜根 | 见“拔树寻根”。 |
挂冠而归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四卷:“我虽宰相,今已挂冠而归。” |
讬于空言 | |
如石投水 | 《列子 说符》:“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三国 魏 李萧远《运命论》:“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
花残月缺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斟,莫待他花残月缺。” |
道听耳食 | 清·叶燮《原诗·外篇下》:“村学究道听耳食,窃一言以诧新奇,此等之论是也。” |
抑塞磊落 | 唐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 |
掀拳裸袖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行酒之间,说着许多豪杰勾当,掀拳裸袖,只恨相见之晚。” |
远瞩高瞻 |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平山堂》:“既而惮其劳也,携筇散步,随意所之,远瞩高瞻,不复造极。” |
风流酝藉 | 《隋书·儒林传·元善》:“善之通博,在何妥之下,然以风流酝藉,俯仰可观,音韵清朗,听者忘倦,由是为后进所归。” |
蜂舞并起 |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水、旱、饥、蝝、蛊、螟、蜂舞并起。” |
蜃楼山市 | 清·方以智《东西均·扩信》:“虚中见实,实中见虚,蜃楼山市,龙女施珠。” |
抚今痛昔 | 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感惠忘仇,抚今痛昔。” |
启聩振聋 | 清·邓显鹤《邹君墓志铭》:“居德善俗,启聩振聋,儒者之效,匪徒言说。” |
訏谟定命 | 《诗经·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猷辰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