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印悬牌的成语故事


挂印悬牌

拼音guà yìn xuán pái

基本解释悬:挂。高挂官印、告牌(旧时官府用以喻示下级或百姓的告示牌)。指担任官职。

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


暂未找到成语挂印悬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挂印悬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风急浪高 《文汇报》1992.3.2:“出海口附近波涛汹涌,风急浪高。”
吝啬鬼 欧阳山《三家巷》:“真没见过这样的吝啬鬼!收买三个朋友的性命,才使一百块钱!”
脍炙人口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卷十 海叙不遇》:“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起偃为竖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钟繇传》:“繇欲轻减大辟之条,以增益刖刑之数,此即起偃为竖,化尸为人矣。”
风和日暄 明 汪廷讷《狮吼记 赏春》:“风和日暄,燕交飞触碎胭脂片。”
声入心通 宋·张载《正蒙·三十》:“六十尽人物之性,声入心通。”
发聋振聩 清 蕊珠旧史《京尘杂录 厂年玉笋志》:“如洛钟之应铜山,蒲牢夜半鸣,足以发聋振聩。”
神州陆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虚,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安危相易 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欢欣若狂 吴玉章《辛亥革命》:“当变法的诏书一道道地传来的时候,我们这些赞成变法的人,真是欢欣若狂。”
盛衰相乘 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以古准今,盛衰相乘,物理变化,圣人处之,岂非栗栗危惧,不敢自暇之时乎?”
天夺其魄 宋·沈作喆《寓简》卷七:“[古人]谓事大谬而谋拙,曰天夺其魄。”
气壮理直 义侠《为滇越铁路告成警告全滇》:“法人无端废约于先,吾滇人要求废约于后,气壮理直,谅法人不复狡焉思逞。”
强颜为笑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孝子爱日 汉·扬雄《法言·孝至》:“事父母自知不足者,其舜乎?不可得而久者,事亲之谓也。孝子爱日。”
春雨如油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春雨一滴滑如油。”
抱冰公事 宋 陶穀《清异录 官志》:“当其役者曰:‘又管抱冰公事也。’”
一抹黑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四章:“就我爸爸那个傻呀,俩眼一抹黑,人家让干吗就干吗。”
没日没夜 冰心《姑姑》:“我希望她遇见一位煞神般的婆婆,没日没夜的支使欺负她,才给我出这口气!”
监貌辨色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3回:“那知乌龟鸨子,是世上第一等精明不过的东西,监貌辨色,早已猜透了九分。”
救难解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回:“这两个女子,便都有些盗贼意思,不比前边这几个报仇雪耻,救难解危,方是修仙正路。”
弃同即异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吉也闻之,弃同即异,是谓离德。”
较长絜短 清·王韬《变法自强下》:“师其所长而掩其所短,亦欲求立乎泰西诸大国之间,而与之较长絜短而无所馁也。”
针芥之契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跋刘武仲鲁田兄弟手书诗卷》:“行可以余于武仲先生夙有针芥之契,属为题记。”
熏风解愠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