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弓硬弩的成语故事


强弓硬弩

拼音qiáng gōng yìng nǔ

基本解释强:强劲的,有力的;弩:古代发箭的机械。强有力的弓,坚硬的弩。形容武器精良。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古乐,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


暂未找到成语强弓硬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强弓硬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穷途潦倒 傅抱石《<郑板桥集>前言》:“他的一生,尽管够得上是盘根错节,穷途潦倒的一生。”
清风劲节 清·戴名世《〈左尚子制义〉序》:“忠毅(左忠毅)以清风劲节,罹于党祸,海内至今仰之。”又《赠叶苍岩序》:“两人官位相埒,而俱以清风劲节,显名天下。”
身先士卒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
三寸鸟,七寸嘴
不学面墙 《尚书·周官》:“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势若脱兔 唐·陆龟蒙《杂讽》诗:“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
惊心裂胆 茅盾《子夜》:“他来上海也已经有两三天了,然而在前线炮火中的惊心裂胆,以及误陷入敌阵被俘那时候的犹疑委屈,还不曾完全从他脑膜上褪去。”
肥猪拱门
玉树临风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树临风。”
血肉淋漓 宋·洪迈《夷坚甲志·髙俊入冥》:“狱卒割剔其股文,血肉淋漓,形容枯瘠不类人。”
改张易调 《晋书·琅邪悼王焕传》:“正是匡矫末俗,改张易调之时,而犹当竭已罢之人,营无益之事,殚已困之财,修无用之费,此固臣之所不敢安也。”
捧头鼠窜 《汉书 蒯通传》:“常山王奉(捧)头鼠窜,以归汉王。”
李广不侯 徐夤《赠杨著》:“李广不侯身渐老,子山操赋恨何深!”
十里长亭 《白孔六帖》卷九:“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年该月值
虎体熊腰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吴郡富春人也,姓孙,名坚,字文台,乃孙武子之后。”
助边输财 《汉书·卜式传》:“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
褒衣缓带 《新唐书·刘知畿传》:“博带褒衣,革履高冠。”
剩汤腊水 老舍《骆驼祥子》:“做菜做饭全托付给了小福子,自然那些剩汤腊水的就叫小福子拿去给弟弟们吃。”
自毁长城 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16回:“这岂不是自毁长城,做下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么!”
戳脊梁骨 刘心武《钟鼓楼》第二章:“被人们当面无数次地训斥批判,也被人们背后无数次地戳脊梁骨。”
宏材大略 《老残游记》第六回:“阁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来做工点事情,实在可惜。”
赴东海而死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彼则肆然而为帝,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心旷神愉 清·薛福成《白雷登海口避暑记》:“于斯之际,蠲烦涤嚣,心旷神愉,窃意世间所谓神仙者之乐,不是过也。”
山走石泣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桀时泰山,山走石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