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冰致蝇的成语故事

拼音yǐ bīng zhì yíng
基本解释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出处《吕氏春秋·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
暂未找到成语以冰致蝇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冰致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
枯株朽木 | 宋 陈亮《又癸卯秋书》:“如亮已为枯株朽木,与一世并无所关涉,惟于秘书,不敢不致其区区耳。” |
枕戈待敌 | 《南齐书·褚渊传》:“结垒新亭,枕戈待敌……锋镝初交,元恶送首。” |
风雨交加 | 清 梁章钜《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冬至前后,则连日阴噎,风雨交加,逾月不止。” |
看家本事 | 李劼人《天魔舞》第13章:“她不等他说真心话,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来了。” |
一文如命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此人有个毛病,啬细非常,一文如命。” |
恍如梦寐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张鸿渐》:“两相惊喜,握手入帷。见儿卧床上,慨然曰:‘我去时儿才及膝,今身长如许矣!’夫妇依倚,恍如梦寐。” |
满坐风生 |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俄而文皇到来,精彩惊人,长揖而坐,满坐风生,顾盼炜如也。” |
识才尊贤 | 明·李贽《焚书·复麻城人书》:“以此见真正高阳酒徒之能人下士,识才尊贤又如此。” |
东风吹马耳 | 唐 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诗:“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 |
病从口入 |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餔糟歠醨 | 语出《楚辞 渔父》:“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文选》酾作“醨”。吕向云:“餔糟歠醨,微同其事也。餔,食也。歠,饮也。糟、醨,皆酒滓。”洪兴祖补注:“醨,薄酒也。” |
一无所见 | 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悄呼芸名而祝之,满室寂然,一无所见。” |
异木奇花 | 《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异木奇花烈几层,一池常见绿澄澄。” |
不轻然诺 |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如严某者,其亦浊世之铮铮,而不轻然诺者与!” |
百两烂盈 | 《诗经·大雅·韩奕》:“百两彭彭,八鸾锵锵,不显其光。” |
悄悄话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现在他们还在后房里,鬼鬼祟祟,说悄悄话。” |
无踪无影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六回:“说毕,一阵香风,无踪无影去了。” |
百折不屈 | 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
膺图受箓 | |
徇私偏向 | |
浮生若寄 | 唐·杨炯《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浮生若寄,大渐弥留。遗诲子孙,庶几薄葬。” |
虚掷光阴 | 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您有这般智力,当此乱离之世,不从事弓刀间立着功名,取那富贵,怎不枉了一生?虚掷光阴,真是可惜!” |
再当冯妇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时局在大动荡,我的心境在别种意义上也在大动荡。我自己实在是不愿意再当冯妇。” |
齐心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