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木叹的成语故事

拼音fēng mù tàn
基本解释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出处宋·陆游《焚黄》:“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暂未找到成语风木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风木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今雨新知 | |
神思恍惚 | 唐 无名氏《郑德磷》:“德磷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
毒蛇猛兽 |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有毒蛇猛兽来犯,所以人类时时刻刻不知生死。” |
环堵萧然 | 《晋书 陶潜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
名高难副 | 《后汉书 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弃瑕忘过 | 《南史·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待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 |
歃血为盟 | 唐 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
平生之志 | 唐·杜甫《梦李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
粉骨碎身 | 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兰孙道:‘相公、夫人正是重生父母,虽粉骨碎身,无可报答。’” |
笔底龙蛇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闻公博学广记,笔底龙蛇,真才子也。” |
丹青不渝 | 三国·魏·阮籍《咏怀》诗:“丹青著明誓,永世不相忘。”李善注:“丹青不渝,故以方誓。” |
如花美眷 | 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梦自怜。” |
龙荒朔漠 | 《宋书·武帝纪》:“遂乃三浮伪主,开涤五都,雕颜卉服之乡,龙荒朔漠之长,莫不回首朝阳,沐浴玄泽。” |
深山野墺 | 鲁迅《彷徨·祝福》:“倘许给本村人,财礼就不多;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 |
中看不中用 | 许地山《玉官》:“枪炮军舰都如明器,中看不中用。” |
长篇大套 | 《红楼梦》第七回:“见王夫人正和薛姨妈长篇大套的说些家务人情话。” |
削觚为圆 | 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一首》:“盖在于秉钧轴之枢,握刀尺之要,划邪为正,削觚为圆。” |
微文深诋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使治主父偃及治淮南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 |
鬻良杂苦 | 《文选·张衡〈西京赋〉》:“而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鬻良杂苦,蚩眩边鄙。”薛综注:“良,善也,先见良物,价定,而杂与恶物,以期惑下士之人。” |
顺水行舟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小的闻得老爷补升此任,亦系贾府王府之力,此薛蟠即贾府之亲,老爷何不顺水行舟,作个整人情,将此案了结,日后也好去见贾府王府。” |
东驰西击 | 清·魏源《圣武记》卷九:“各专责成,互相援应,毋东驰西击,各不相顾。” |
修齐治平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
神秘莫测 | 李云德《沸腾的群山》:“苏福顺和古尚清领唐黎岘走到井口,往里边望望,黑洞洞阴森森的,神秘莫测。” |
设心处虑 |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以此知创业之人,设心处虑,必有过人者。” |
厝薪于火 | 《清史稿·诸王》:“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于火而云安,结巢于幕而云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