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迹匿影的成语故事


遁迹匿影

拼音dùn jì nì yǐng

基本解释谓隐藏踪迹和身形。

出处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七》:“但诸公皆不知用兵,闻贼至则盛怒而出,一有败衄则退然沮丧,遁迹匿影唯恐不密。”


暂未找到成语遁迹匿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遁迹匿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无关紧要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不得已而为之 宋·辛弃疾《九议》:“岁币郊祀之费,是不得已而为之者。”
致之度外 《北史 薛辩传》:“朕且含养,致之度外,勿以言辞相析。”
恰到好处 清 王士禛《带经常诗话》:“元倡如初写黄庭,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触及。”
各行其志 《北史·宇文孝伯传》:“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足下若为身计,宜远之。’于是各行其志。”
谬采虚声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制台又谬采虚声,拿他当作了一员能员,先委了他几个好差使。”
明敲明打
一钱不直 金·元好问《晨起》诗:“多病所须惟药物,一钱不直是儒冠。”
五彩斑斓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迷人极了。”
点指划脚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只见来到肆前,果然一个少年美貌的女子在那里点指划脚教人下棋。”
断长补短 《礼记 王制》:“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为田八十万亿一万亿亩。”
楼阁台榭 晋 葛洪《西京杂志》第四卷:“楼阁台榭,转相连注,山池玩好,穷尽雕丽。”
远井不解近渴
井底虾蟆
松柏之寿
敖世轻物 《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于俗。”
糊涂到顶
长恶靡悛 《隋书 炀帝纪下》:“朕以许其改过,乃诏班师,而长恶靡悛,宴安鸩毒,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华衮之赠 晋·范宁《谷梁传序》:“一字之褒,宠逾华衮之赠;一言之贬,辱过市井之挞。”
触目伤心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阮封翁》:“赤贫者无力赁屋,男妇老幼皆露处。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触目伤心,计极穷人不过百十,费无多,思有以援之。”
违乡负俗 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昔苏季、张仪违乡负俗,尚复招三方以事赵,请六国以尊秦。”
烟蓑雨笠 宋·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诗:“烟蓑雨笠长林下,老去而今空见画。”
贪声逐色 《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始从怀妊至孾婴孩,长得身躯六尺才;弃德背恩行不孝,贪声逐色纵心怀。”
云收雨散 宋·周邦彦《烛影摇红》词:“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
抑暴扶弱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夫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