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汉吾言的成语故事

拼音hé hàn wú yán
基本解释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
出处清·蒋湘南《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足下上观千古,博观而约取之,当不河汉吾言。”
暂未找到成语河汉吾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河汉吾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忙不择价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如今忙不择价,岂不可惜。” |
尘羹涂饭 | 清·钱谦益《答唐训导论文书》:“南宋以后之俗学,如尘羹涂饭,稍知滋味者,皆能唾而弃之。” |
小题大作 | 明 杨聪《玉堂荟记》:“成既被提入京,欲伸前志,每为范木渐所阻,迨苋以艰去,而成遂奏揭纷出,小题大作矣。” |
活龙活现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五:“再说王氏闻丈夫凶信,初时也疑惑,被吕宝说得活龙活现,也信了。” |
人手一册 | 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23回:“听说六科廊的官员,是人手一册。” |
吞舟之鱼 | 《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
锦绣肝肠 | 唐 李白《冬日于龙门送从弟京兆参军令问之淮南觐省序》:“兄心肝五藏,皆锦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翰雾散?” |
困心衡虑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端本澄源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春秋之时,天王之使,交驰于列国,而列国之君,如京师者绝少。夫子谨而书之,固以正列国之罪,而端本澄源之意,其致责于天王者尤深矣。” |
以心问心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知观]以心问心,忽然道:‘有计了。’” |
食而不化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姑妄听之六》:“然读书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愦僻谬,贻害无穷。” |
逼人太甚 | 清 王韬《淞滨琐话 记双烈》:“潜行反间之谋,洵逼人太甚!” |
落魄江湖 | 唐 杜牧《遣怀》诗:“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
铺胸纳地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像叩头。” |
受制于人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
首丘之念 | 《金史·时青传》:“仆虽偷生寄食他国,首丘之念未尝一日忘之。” |
偷东摸西 | 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那个弟子孩,不似好人,偷东摸西,打发他去了吧。” |
寿陵匍匐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可谓寿陵匍匐,非复邯郸之步。” |
套言不叙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敬启者:彼此至好,套言不叙。” |
佛头加秽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
讬公行私 | |
衣锦夜行 | 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
托物寓兴 | 《宣和画谱·文同》:“凡于翰墨之间托物寓兴,则见于水墨之戏。” |
舟车之利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二》:“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至功大,则入多。” |
雨宿风餐 | 宋·范成大《四明人董峄久居岳市乞诗》:“祝融峰下两逢春,雨宿风餐老病身。莫笑五湖萍梗客,海边亦有未归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