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钗断带的成语故事


分钗断带

拼音fēn chāi duàn dài

基本解释钗分开,带断了。比喻夫妻的离别。

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上》:“妇人见去,当分钗断带。”


暂未找到成语分钗断带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分钗断带)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故步不离 清·张履祥《与陈乾初书》:“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无所进步,是以故步不离耳。”
等价连城 《梁书·儒林传·范缜》:“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騄骊,俱致千里。”
随物赋形 宋·苏轼《画水记》:“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神逸。”
佛头着粪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七:“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曰:‘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朽株枯木 宋·陆游《忽得京书有感》诗:“白发苍颜七十翁,朽株枯木略相同。”
进利除害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势》:“夫欲追速致远,不知任王良;欲进利除害,不知任贤能,此则不知类之患也。”
见哭兴悲 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迟共疾,俺敢侍寻生替死,自古道见哭兴悲。”
与世沉浮 《史记·游侠列传》:“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高姓大名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五回:“宋江、花荣慌忙下马,扶起那两位壮士道:‘且请问二位壮士高姓大名?’”
忸忸怩怩 《尚书·五子之歌》:“颜厚有忸怩。”
花貌蓬心 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而叩其女学,则花貌蓬心,瞢无所识。”
长篇累牍 清 黄宗羲《陈令升先生传》:“高会广座,有所征引,长篇累牍,应口吟诵。”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闵公元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刀过竹解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回:“后来,果然办得水到渠成,刀过竹解。”
正正之旗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后生小子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恐数十年后老成凋丧,后生小子,不知根柢,耳濡目染,目变而复还。”
掣襟肘见 《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五马分尸 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怀铅提椠 晋 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杨子云好事,常怀铅提椠,从诸计吏,访殊方绝域四方之语。”
七担八挪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因与众人在吴道官房里算帐,七担八挪缠到这咱晚。”
矜功恃宠 《魏书 王卫仪传》:“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数幸其第,如家人礼。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
涓滴不漏
正容亢色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上海的外国小姐’才对呀!’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
手到拈来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小生凭三寸不烂之舌,直往北京说卢俊义上山,如探囊取物,手到拈来。”
图身忘国 唐·白居易《有木诗序》:“余读汉书列传,见佞顺媕婀,图身忘国,如张禹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