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抬贵手的成语故事


高抬贵手

拼音gāo tái guì shǒu

基本解释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

出处元 范康《竹叶舟》第四折:“弟子愚眉肉眼,怎知道真仙下降,只望高抬贵手,与我拂除尘俗者。”


暂未找到成语高抬贵手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高抬贵手)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时来运来 清 姬文《市声》第十七回:“阿大利时来运来,首先挑着粪担,到租界出粪。”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香火因缘 《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无所适从 宋 姚宽《西溪丛语》:“观古今诸家潮之说者多矣……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不甘寂寞 清 吕留良《与高旦中书》:“念头淡薄,自然删落,若不甘寂寞,虽外事清高,正是以退为进。”
射像止啼 《汉书·酷吏传·郅都》:“匈奴至为偶人象都(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此为射像事。”《新唐书·郝玼传》:“虏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为典实。
含苞欲放 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掂斤估两 《隋唐演义》第九六回:“一饭之恩,报以千金,岂是掂斤估两的事?”
百媚千娇 南朝 陈 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 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耿耿于心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余拟为一诗,而其理精微,笔力不足以阐发,凡数易稿,皆不自惬,至今耿耿于心。”
烟销灰灭 元·刘祁《〈归潜志〉序》:“向日二十余年间所见富贵权势之人,一时煊赫如火烈烈者,迨遭丧乱,皆烟销灰灭无余。”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元·元怀《拊掌录》:“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对床夜雨 唐 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诗:“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
说长论短 汉·崔瑗《座佑铭》:“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井底蛤蟆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弹丝》:“妾阅人多矣,皆是井底蛤蟆,未有中原麟凤。”
夭桃穠李
骈首就戮 明·徐复祚《投梭记·哭友》:“可怜周戴二兄,不听吾言,果然骈首就戮。”
悬车之年 《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序:“少师相公未及悬车之年,二表乞罢将相。”
羝羊絓棘 章炳麟《哀陆军学生》:“进退道穷,羝羊絓棘。”
郢匠挥斤 《庄子·徐无鬼》载,匠石挥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伤其人。
亡国之社 《谷梁传·哀公四年》:“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
抱玉握珠 语出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拏云攫石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厅前多古树,有拏云攫石之势。”
河出伏流 语出《淮南子·坠形训》“河出积石”汉高诱注:“河源出昆仑,伏流地中方三千里,禹导而通之,故出积石。”
帘视壁听 明·郎瑛《七修类稿·芥隐笔记》:“《芥隐》之言,恐亦帘视壁听者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