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人利己的成语故事

拼音sǔn rén lì jǐ
基本解释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损人利己的典故
唐朝时期,陆象先少年志高,才华出众,得到当时吏部侍郎吉顼的赏识,评价他为“才望高雅”,推荐他担任洛阳尉。陆象先清心寡欲,知足常乐,为官廉正,不喜欢趋炎附势,也不损人利己,深受皇帝的器重,功劳卓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损人利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忙中有错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他这一乐,乐得忙中有错,爬起来慌慌张张的也向舅太太磕了个头。” |
毫无疑问 |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毫无疑问,他们的这种威信、影响和经验乃是党、阶级和人民的宝贵财富。” |
圆首方足 | 《淮南子·精神训》:“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
有志之士 |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惟其生于后世,学绝道丧,异端邪说充塞弥满,遂使有志之士罹此患害,乃与世间凡庸恣情纵欲之人均其陷溺,此岂非以学术杀天下哉。” |
荒唐不经 |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龙泉连学博》:“神仙之说,多荒唐不经,莫可考信。” |
千生万劫 | 《剪灯余话·幔亭遇仙录》:“千生万劫难得见,如何一旦皆相亲。” |
难言兰臭 | 《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
骨肉至亲 | 《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
方凿圆枘 | 战国·楚·宋玉《九辨》:“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龃龉而难入。” |
投袂而起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四年》:“楚子闻之,投袂而起。” |
鸡尸牛从 |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斗量车载 | 《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
宰鸡教猴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平反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
红颜白发 | 明·张伯纯《收江南·寿康对山太史》曲:“看了这红颜白发老风流,觑的那今来古往似蜉蝣。” |
凤附龙攀 | 汉·扬雄《法言·渊骞》:“攀龙鳞,附凤翼。” |
满腹牢骚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那里晓得他一腔心事,满腹牢骚,他正在那里难过,那里还有心肠再叫别人呢。” |
白发红颜 | 《宣和画谱 道释四》:“旧尝有痼疾,遇异人得修炼之术,却药谢医,以至引年,白发红颜,真有所得。” |
燕俦莺侣 | 元·胡祗遹《点绛辰·赠妓》词:“黄梅雨,燕俦莺侣,那解芳心苦。” |
掩眼捕雀 | 《魏书·尔朱荣传》:“惟欲指影以行权,假形而弄诏,此则掩眼捕雀,塞耳盗钟。” |
九泉之下 | 《魏书 旧平王传》:“若为死鬼,永旷天颜,九洋之下,实深重恨。” |
掣襟肘见 | 《明史·刘应节传》:“边长兵寡,掣襟肘见。” |
不皦不昧 | 春秋·楚·李耳《老子》:“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
渊涌风厉 |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士有机变清锐,巧言绮粲,揽引譬喻,渊涌风厉。然而口之所谈,身不能行。” |
遗恩馀烈 | |
溥天率土 | 语出《诗·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