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相呼应的成语故事


遥相呼应

拼音yáo xiāng hū yìng

基本解释遥远:远远地。应:照应。指远远地互相照应。配合。

出处《清史稿 许友信传》:“且郑成功出没闽、浙,奉其为号,遥相应和,声势颇张。”


暂未找到成语遥相呼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遥相呼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学而时习之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世上无难事 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第九卷:“世上无难事,人心自不坚。”
拔帜易帜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
教猱升木 《诗经 小雅 角弓》:“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谋及庶人 《尚书·洪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
宁戚叩牛
进善惩奸 唐·周昙《咏史诗·虞舜》:“进善惩奸立帝功,功成揖让益温恭。”
不勤而获 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林下风气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
物物交换
桂宫柏寝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舞歌词》:“桂宫柏寝拟天居,朱爵文窗搯韬碧疏。”
腹有鳞甲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陈震传》:“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半面之交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62回:“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语从何而来?”
眼中疔,肉中刺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我见了那穷汉,似眼中疔,肉中刺。”
从恶如崩 《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酒余茶后 鲁迅《集外集拾遗 帮助文学与帮闲文学》:“但依我们中国的老眼睛看起来,小说是给人消闲的,是为酒余茶后之用。”
求贤下士 明·陈汝元《金莲记·构衅》:“每劝圣上诚意正心,求贤下士,圣上为之改容。”
地头蛇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高谈大论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江西学者自以为得陆删定之学,便高谈大论,略无忌惮。”
全神倾注 叶圣陶《遗腹子》:“他全神倾注的只在哇的一声之后那最关紧要的一个报告。”
就虚避实 《孙子 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无迹可寻 《宋书·谢方明传》:“有必宜改者,则以渐移变,使无迹可寻。”
择人而事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其实,采秋乘此机会,要择人而事,不理旧业。”
损己利物 《周书·孝义传序》:“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
铢累寸积 宋·朱 熹《朱子语类·朱子一 》:“扬某自十四五岁时,便觉得这物事是好底物事,心便爱了。某不敢自昧,实以铢累寸积而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