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成语故事


知行合一

拼音zhī xíng hé yī

基本解释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


暂未找到成语知行合一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知行合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食不充口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吃了早起的,无那晚夕的。”
来踪去路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如今我竟要求你的大笔,把我的来踪去路,实打实有一句说一句,给我说这么一篇。”
车载斗量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三国 吴 韦昭《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夏虫不可言冰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十回:“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出没无常 宋 王十朋《王忠文公集 论广海二寇札子》:“海寇出没无常,尤为濒海州县之患。”
落月屋梁 唐 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同条共贯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夫帝王之道,岂不同条共贯与?”
头童齿豁 唐 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天香国色 唐 李濬《松窗杂录》:“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文房四宝 宋 梅尧臣《九月六日登舟再和潘歙州纸砚》诗:“文房四宝出二郡,尔来赏爱君与予。”
吹灰之力 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17回:“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抚台便这样的信从,若替他办那事,自不费吹灰之力。”
臭名昭着
铸木镂冰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中》:“卖浆贩麦,利辄失时,铸木镂冰,初无成日。”
披露腹心 《三国志 蜀志 法正传》:“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以至于终,实不藏情。”
每事问 春秋·鲁·孔丘《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卤莽灭裂 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昔予为禾,耕而卤莽之,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芸而灭裂之,其实亦灭裂而报予。”
自我标榜 金玉舟《赵匡胤》第六章:“又将自己如何尽心侍候,垫钱买药等事一一自我标榜一番,都说给柴守礼听。”
归真返璞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也。”
函电交驰 曾朴《孽海花》第24回:“请了英、俄、法、德各国出来,竭力调停,口舌焦敝,函电交驰。”
慢条厮礼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那春梅只顾不进房来,叫了半日,才慢条厮礼,推开房门进来。”
公忠体国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
疲乏不堪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十回:“犯人一上梃棍,坐卧不得,只是局局促促地挤做一团,弄得疲惫不堪。”
死声活气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6回:“鹊噪檐前不肯休,死声活气没来由。”
握图临宇 《魏书·崔楷传》:“伏惟皇魏握图临宇,总契裁极,道敷九有,德被八荒。”
光阴如电 明·陆采《怀春记·青销相窥》:“光阴如电逝难追,百岁开怀能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