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素的成语故事


我行我素

拼音wǒ xíng wǒ sù

基本解释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暂未找到成语我行我素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我行我素)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登大雅之堂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节中长节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十出以后,皆是枝外生枝,节中长节,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问姓字,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
把持包办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规定共产党员应当同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就是针对着这一部分还不明白党的政策的同志而说的。”
临别赠语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团组织的教导,教师的嘱咐,妈妈的叮咛,同学们的临别赠语,又记取了多少?”
麋沸蚁聚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华峤《汉书》:“无故移都,恐百姓惊动,麋沸蚁聚为乱。”
千随百顺 元 杨景贤《刘行首》第一折:“欲要见五祖七真,先受些千随百顺。”
知人善任 汉 班彪《王命论》:“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
学无师承 宋·黄庭坚《次韵秦觏过陈无已书院观鄙句之作》诗:“我学少师承,坎井可窥底。”
百岁千秋 明 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个身计。”
纤介之失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王道》:“春秋记纤介之失。”
损人害己 巴金《和读者谈<家>》:“可是封建旧家庭的环境戕害了他的生机,他只能做损人害己的事情。”
万箭钻心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那安卿说到此处,好如万箭钻心,长号数声而绝。”
但求无过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冷水浇背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五回:“红玉听了,总如冷水浇背一般,唇也青了,面也白了,做声不得。”
指东打西 《七侠五义》第92回:“那知小侠指东打西,窜南跃北,犹如虎荡羊群,不大的功夫,打了个落花流水。”
一针一缐
武人不惜死 《宋史·岳飞传》:“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
才多识寡 三国·魏·刘邵《人物志》:“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严家饿隶 语出《晋书·王羲之传论》:“献之虽有父风,殊非新巧。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
正理平治 《荀子·性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兼收并采 宋·曾巩《谢章学士书》:“兼收并采,不遗偏材一曲之人者,此所以无弃材也。”
尺幅寸缣 清·徐沁《明画录》卷三:“笔意苍劲,尺幅寸缣,便有林壑窅冥之势。”
娇鸾雏凤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五折:“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
遗风余思 唐 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绛即东雍,为守理所,禀参实沉分,气蓄两河润,有陶唐冀遗风余思。”
清歌曼舞 瞿秋白《乱弹·代序》:“‘乾嘉以降’不久,昆曲的清歌曼舞的绮梦,给红巾长毛的‘叛贼’揭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