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而复得的成语故事

拼音shī ér fù dé
基本解释失:遗失,丧失。失去而又得到。
出处宋·王安石《原过》:“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暂未找到成语失而复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失而复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龙争虎斗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
雕梁画栋 |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 |
临池学书 | 《晋书 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
斑驳陆离 | 战国 楚 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驳陆离其上下。” |
善罢甘休 | 清 曹雪芹《红楼梦》:“奶奶就是让着他,他见奶奶比他标致,又比他得人心儿,他就善罢甘休了?” |
孤豚腐鼠 | 清·钱谦益《春秋论二》:“成济,奴隶小人,昭视之,孤豚腐鼠耳。” |
怨声载道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前孝安皇帝内任伯荣、樊丰之属,外委固广、谢恽之徒,开门受赂,署用非次,天下纷然,怨声载道。” |
自新之路 | 《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
涎脸饧眼 | 茅盾《虹》:“像卫队似的,梅女士前后左右总有四五个涎脸饧眼的恶少。” |
能者为师 | 《礼记·学记》:“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
无偏无党 | 《尚书 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
不见天日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
丝竹之音 | 春秋·齐·管仲《管子·七臣七主》:“材女乐三千人,钟石丝竹之音不绝。” |
山不转水转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0章:“山不转水转。他把根扎牢了,到时其它事说不定都可以解决……” |
力不能及 | 元 无名氏《武王伐纣平话》卷下:“一城百姓见城自摧破,自来搜捉纣王,纣王见兵势甚大,力不能及。” |
魂亡胆落 |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鲁肃曰:‘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 |
欣然自得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 |
进退中绳 | 战国·宋·庄周《庄子·达坐》:“车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 |
荆人涉澭 | 《吕氏春秋·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
布衣蔬食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毛玠传》:“玠居显位,常布衣蔬食,抚育孤兄子甚笃,赏赐以振施贫族,家无所余。” |
变化无穷 |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
终身之丑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老菜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骛万世之患,抑固瘘耶。忘其略有弗反耶。惠以欢为骛,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 |
蹙国丧师 | 《晋书·陆晔、何充等传论》:“未有嘉谋善政,出总戎律,惟闻蹙国丧师,是知风流异贞固之才,谈论非奇正之要。” |
淮王鸡犬 | 清·吴伟业《过淮阴有感》:“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 |
百世不易 | 《汉书 邹阳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