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偕老的成语故事

拼音bái fà xié lǎo
基本解释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20章:“淑娴抱着与孙若西白发偕老的贞操节烈的决心,等待着孙若西的花轿。”
暂未找到成语白发偕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白发偕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晓以大义 |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因地制宜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 |
南阮北阮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贫。” |
积德累功 | 三国·魏·高贵乡公《改元大赦诏》:“宣力之佐,比积德累功,忠勤帝室。” |
荦荦大者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
绝类离群 | 宋·苏轼《表忠观碑》:“笃生异人,绝类离群,奋挺大呼,从者如云。” |
自出心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
鬼泣神号 | 清·感惺《游侠传·侠圆》:“一丛白草杂黄沙,鬼泣神嚎心乱麻。” |
惨绿少年 | 唐 张固《幽闲鼓吹》:“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 |
怒目切齿 | 晋 刘伶《酒德颂》:“怒目切齿,陈说礼法,是非锋起。” |
车载船装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八章:“‘啊呀!’瞎眼舅爷大吃一惊,‘你小子打发出这号话?你娘母子的票子,车载船装哩?’” |
如蝇逐臭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两只眼儿水汪汪的,招惹的赖大家人如蝇逐臭,渐渐做出些风流勾当来。” |
铺胸纳地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像叩头。” |
呼庚呼癸 |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与晋、鲁等国会盟,吴大夫申叔仪向鲁大夫公孙有山氏乞粮。回答说:“梁则无矣,粗粮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则诺。” |
掣襟露肘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宗昭原是寒素之家,中了举,百务齐作的时候,去了这四十两银,弄得手里掣襟露肘。” |
搜索枯肠 | 明 邵璨《香囊记》:“老夫如今年迈,没心绪搜索枯肠,偷今换古,就把老年登科作一首。” |
仁义君子 | 《晋书·刑法志》:“戮过其罪,死不可生,纵虐于此,岁以巨计,此乃仁义君子所不忍闻,而况行之于政乎?” |
众少成多 | 《汉书 董仲舒传》:“众少成多,积小致钜。” |
连舆接席 | 《梁书·昭明太子统传》:“望苑招贤,华池爱客,连舆接席。” |
要而论之 | 《天讨 豕韦之裔〈普告汉人〉》:“要而论之,满人之人中国也,据其土地山河,窃棋子女玉帛……固古人所谓倒行逆施者矣。” |
舞爪张牙 | 元·李文蔚《张子房祀桥进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张牙,将你来拦定。” |
一念之误 | 宋·曾慥《类说》卷四十七引《遁斋闲览·口中芙蕖花香》:“此人前身为尼,诵《法华经》二十年,一念之误,乃至于此。” |
省方观俗 | 《周书·窦炽传》:“得一睹诛剪鲸鲵,廓清寰宇,省方观俗,登岳告成,然后归魂泉壤。” |
痛毁极诋 |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诋,使无所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