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分明月的成语故事


二分明月

拼音èr fēn míng yuè

基本解释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出处唐 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二分明月的典故

扬州自古就是有名的地方,在《禹贡》中就提到扬州是天下九州之一,后来各个朝代都有扬州这一设置。隋炀帝为了游览扬州,特地开凿运河。唐朝诗人徐凝在《忆扬州》诗中写道:“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赞扬扬州的繁华。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二分明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泻千里 宋 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珠光宝气 清 漱六山房《九尾龟》:“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
同心协力 《梁书 王僧辩传》:“讨逆贼于咸阳,诛叛子于云梦,同心协力,克定邦家。”
戴头识脸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轰雷掣电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2回:“黛玉听了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真切。”
眉花眼笑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
上无片瓦,下无卓锥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事宽则圆 清 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一回:“闻达暗想道:“此人本是一勇之夫,不难取他,只是攻击得紧,他必死命相拒。看来此事,事宽则圆,急难成效。”
牛童马走 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候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
取辖投井 《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两厢情愿 明·施耐庵《水浒》:“智深大笑道:‘太公;你也是个痴汉;既然不两厢情愿;如何招赘做个女婿?’”
重规迭矩 《三国志·蜀书·郤正传》:“动若重规,静若迭矩。”
植发冲冠 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
濯缨濯足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自取之也。’”
打开窗户说亮话 朱自清《哀互生》:“人是可以互相爱着的,除了一些成见已深,不愿打开窗户说亮话的。”
一盘棋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38回:“西门庆还把他强死强活拉到李瓶儿房内,下了一盘棋,吃了一回酒。”
此起彼落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七节:“时大时小时缩时伸是经常的,此起彼落也往往发生。”
披毛索黡 晋 葛洪《抱朴子 接疏》:“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披毛索靥哉!”
累月经年 《敦湟变文集·大目乾运冥间救母变文》:“头似大山,三江难满。无闻浆水之名,累月经年,受饥赢之苦。”
地塌天荒 明·徐复祚《投俊记·魔见》:“喜时节和风甘雨,怒时节地塌天荒。”
抛盔弃甲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58回:“孝德念动真言,借一阵飞砂走石,把周兵打的抛盔弃甲而逃。”
枕席过师 《汉书·赵充国传》:“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十一也。”
语四言三 《群音类选 〈分钗记 计诱皮氏〉》:“为何的语四言三,平白地将人讥诮。”
下寨安营
同舟而济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