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韫玉的成语故事

拼音tāo guāng yùn yù
基本解释隐匿光采,韫藏宝玉。比喻隐藏才华,不露光芒。
出处《隶释·汉小黄门谯敏碑》:“君商时度世,引己倍权,守静彻冗,韬光韫玉,以远悔咎。”
暂未找到成语韬光韫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韬光韫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绿林豪客 | 唐 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
振聋发聩 | 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
异端邪说 | 宋 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异端邪说日交驰,圣哲攻之心费辞。” |
经验主义 |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这种恶劣的经验主义,使我们遭受了严重的损害。” |
平分秋色 | 唐 韩愈《昌黎集 卷二 合江亭》诗:“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 |
恩威并用 | 《三国志 吴书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心胆俱碎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2回:“于途中连得告急之报,军士已知家国被袭,心胆俱碎,又且远行疲敝,皆无斗志。” |
封刀挂剑 | 《羊城晚报》1984.8.25:“中国女排完成‘三连冠’伟业之后,队伍将作小的调整。据悉二十七岁的老大姐周晓兰和队长张蓉芳将要封刀挂剑。” |
无病自炙 | 《庄子·盗跖》:“柳下季曰:‘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炙也。’” |
牙签犀轴 | 明·高明《琵琶记·孝妇题真》:“湘帙缥囊,数起看何止一万卷;牙签犀轴,乘将来彀有三十车。” |
打破常规 | 柯岩《汉堡港的变奏》:“甚至连船正停泊在港口、尊严而又自信的十几个老船长也打破常规,开了一条小艇,集体下海去了。” |
举止自若 | 《资治通鉴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将发,与诸将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坐皆失色,孝恭举止自若。” |
千儿八百 | 胡天培《山村新人》:“一春天,保管能赚他个千儿八百的。” |
喃喃细语 | 《北史 隋 房陵王勇传》:“乃向西北奋飞,喃喃细语。” |
海说神聊 | 王蒙《友人和烟》:“我呢,要请老兄多多恕罪,从此戒烟戒酒,戒牌戒棋,海说神聊,我也再是奉陪不起。” |
任人摆弄 |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其次是把非党干部、把群众看成任人摆弄的傀儡,必然脱离群众,引起群众的反对。” |
冤家可解不可结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5回:“但冤家可解不可结,莫若只早早的做了亲,使他空费了一番心机,强似挞之于市。” |
兔起乌沉 | 《参同契》上卷:“昏明顺寒暑。”后蜀·彭晓注:“兔起乌沉,升降于三百八十四日。” |
天不盖,地不载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不知是那个天不盖,地不载,该剐的贼,装做我去打了城子。” |
你不仁,我不义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他无仁,我无义。公子必欲免祸,非行大事不可。” |
结发夫妻 | 汉 苏武《诗四首》之三:“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
敲骨取髓 | |
破巢余卵 | 明 夏完淳《〈续幸存录〉自序》:“破巢余卵,旦夕待命。” |
雨蓑烟笠 | 唐·翁洮《渔者》诗:“一叶飘然任浪吹,雨蓑烟笠肯忘机。” |
赃货狼藉 | 《宋书 刘穆之传》:“穆之中子式之字延叔,通易好士……在任赃货狼藉,扬州刺史王弘遣从事检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