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不决的成语故事


犹豫不决

拼音yóu yù bù jué

基本解释犹豫:迟疑。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


犹豫不决的典故

战国时期,秦军围困赵都邯郸,赵孝成王派人向魏安厉王求援。魏将晋鄙屯兵汤阴,派人见平原君要赵孝成王同意秦王称帝,平原君犹豫不决,齐国谋士鲁仲连请平原君告诉魏国使者辛垣衍不要让秦称帝的理由,必须共同抗秦。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犹豫不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归十归一 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食为民天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才疏学浅 元 柯丹邱《荆钗记 合卺》:“欲步蟾宫,奈才疏学浅,未得蜚冲。”
美玉无瑕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
焚林而狩 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是由涸泽而渔,焚林而狩。”
霸道横行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还有等刁民恶棍,结交官府,盘剥乡愚,仗着银钱霸道横行,无恶不作。”
无思无虑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远水不解近渴 《韩非子 说林上》:“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
铜臭熏天
评功摆好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他又一次在军党委会上甩帽,为陈老总评功摆好。”
耿耿于心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余拟为一诗,而其理精微,笔力不足以阐发,凡数易稿,皆不自惬,至今耿耿于心。”
始料所及 《中国的西北角·成兰纪行一》:“人事的变化,往往非始料所及。”
成群集党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就有那一班意气相投的人,成群集党,如兄若弟往来。”
飞将奇数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老,数奇。”
笔底超生 苏雪林《闲话战争 齿患》:“严冷无情的法官定了你的死罪之后,就从不会有笔底超生的事。”
浮浪不经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若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海内必以兄为浮浪不经之人。”
并日而食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郑玄注:“二日用一日食也。”
池鱼幕燕 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一栖两雄 《韩非子·扬权》:“毋弛而弓,一栖两雄。一栖两雄,其斗(喭页)(喭页)。”
砥砺名行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杜畿传》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曰:“丰砥砺名行以要世誉,而恕诞节直意,与丰殊趣。”
生男育女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百丈惟政禅师》:“而且不解生男育女,直至如今门风断绝。”
横驱别骛 清·恽敬《与卫海峰先生同年书》:“本朝魏叔子,多结交淡泊奇玮之士,为寿序抑扬抗坠,横驱别骛,力脱前人之所为。”
奇辞奥旨 唐·韩愈《读仪礼》:“于是撮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
规圜矩方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夫推历生律制器,规圜矩方,权重衡平,准绳嘉量。”
折角之口 东汉·班固《汉书·朱云传》:“五鹿狱狱,朱云折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