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仁行义的成语故事


修仁行义

拼音xiū rén xíng yì

基本解释修:实行。施行仁爱正义。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


暂未找到成语修仁行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修仁行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拉大旗作虎皮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首先应该扫荡的,倒是拉大旗作虎皮,包着自己,去吓唬别人。”
拍案叫绝 唐 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衣食住行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三讲:“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
满堂红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红纸牌儿在当中,点着几对满堂红。”
安心落意
兴波作浪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7回:“你是谁?在此兴波作浪?”
日上三竿 宋 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败兵折将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
砥节砺行 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沅茞澧兰 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沅有茞兮澧有兰。”
纷纷不一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三十回:“也有做‘请宴’的,也有做‘窥醉’的,也有做‘借茶’的,也有做‘刺虎’的,纷纷不一。”
沟满濠平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见他们一个个蹲在地下,吃了个狼餐虎咽,沟满壕平。”
木雁之间 战国·宋·庄周《庄子·山木》:“昨日山中之木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
擘两分星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只我问他个擘两分星,说一段从头的至尾。”
一朝之忿 《论语·颜渊》:“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法贵必行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德宗贞元十年》:“法贵必行,慎在深刻,裕其制以便俗,严其令以惩违微损有余,稍忧不足。”
前呼后拥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士之学古入官,遭时得位,纡金拖紫,跃马食肉,前呼后拥,延赏宗族,此足以为荣矣。”
勇猛果敢 《汉书 翟方进传》:“勇猛果敢,处事不疑。”
女长当嫁 元·高明《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告丞相:男大当婚,女长当嫁。”
计出万死 《宋书·武帝纪》:“不然。彼兵速锐,计出万死。”
含商咀徵 南朝 宋 鲍照《代白紵舞歌辞》之一:“含商咀徵歌露晞,珠履飒沓纨袖飞。”
遮天迷地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六回:“风起处遮天迷地,火来时烟飞焰裹。”
词清讼简 明·范受益《寻亲记·发配》:“词清讼简,陶情诗与酒。帘垂清昼,唐民得自由。”
忠不可兼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权勋》:“利不可两,忠不可兼。”
灼背烧项 《宋史·朱寿昌传》:“用浮屠法灼背烧顶,刺血书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