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西厢的成语故事


待月西厢

拼音dài yuè xī xiāng

基本解释谓情人私相约会。

出处唐 元稹《月明三五夜》诗“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待月西厢的典故

传说唐朝时莺莺看上寄宿的张生,她背着母亲想约张生夜间在花园幽会,但自己不好亲自去跟他讲,就在扇上题诗一首《月明三五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托丫环红娘送去,是夜遂成好事。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待月西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默不做声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刘峰默不做声,顺着梯子下了几阶,又回身关好柜底板。”
秽德垢行 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
鸡犬不惊 宋 彭龟年《寿张京甲十首(其八)》:“翁见一笑大欢足,鸡犬不惊仁意多。”
骋耆奔欲 《汉书·扬雄传上》:“若夫壮士慷慨,殊乡别趣,东西南北,骋耆奔欲。”
察见渊鱼 《史记·吴王濞列传》:“且夫‘察见渊鱼,不祥’。”
青蝇之吊 《三国志 吴书 虞翻传》裴松之注引《虞翻别传》:“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
牵衣投辖 清·王晫《今世说·德行》:“平生自奉甚约,宾客过从,则牵衣投辖,穷日夕不厌。”
十鼠同穴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勋无活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已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
糟糠之妻 《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讳兵畏刑 宋·张耒《大礼庆成赋》:“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易,兹不易兮。”
壮士解腕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腕。’”
人情冷暖 唐 刘得仁《送车涛罢举归山》诗:“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
东西南北客 参见“东西南北人”。
人多口杂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端能造言诽谤主人。”
绨袍恋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7回:“汝所以不得死者,以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情。”
村夫野老 明·焦竑《玉堂丛语·行谊》:“周文襄公忱巡抚江南时,尝支驺从入田野间,与村夫野老相语,问疾苦。”
败鳞残甲 宋 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声情并茂 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余于王氏水阁听演《寻亲记 跌包》一出,声情并茂,不亚梨园能手。”
真实无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集句:“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发迹变泰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乃发迹变泰之事。”
正色敢言 《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觅衣求食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看你既不是官员赴任,又不是买卖经商,更不是觅衣求食,究竟有什么要紧的勾当?”
无偏无颇 汉·王符《潜夫记·释难》:“无偏无颇,亲疏同也。”
轩裳华胄 唐·孙恂《猎狐记》:“秀才轩裳华胄,金玉奇标。既富春秋,又洁操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