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木粪墙的成语故事


朽木粪墙

拼音xiǔ mù fèn qiáng

基本解释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朽木粪墙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宰予很会说漂亮话,孔子很喜欢他,以为他一定会有出息。可是不久孔子就发现他经常不来上课,派人去找,发现他躲在房间睡大觉,孔子知道后很伤感地说:“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朽木粪墙)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斗筲之人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教学相长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泼油救火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今使他为先锋,是泼油救火也。”
棋逢敌手 唐·尚颜《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不识好歹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愁眉苦目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只见一个人在那里和亮臣说话,不住的嗳声叹气,满脸的愁眉苦目。”
湖吃海喝
水深火热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鲸涛鼍浪 梁启超《覆金山中华会馆书》:“苟其不死也,则如从军者掷身于硝烟弹雨之间,航海者赌命于鲸涛鼍浪之窟,其不死自若也。”
擦拳磨掌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
躬蹈矢石 三国·魏·曹操《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卿在郡以来,擒奸讨暴,百姓获安,躬蹈矢石,年征辄克。”
至大至刚 《孟子·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骨肉之恩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8回:“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
驭凤骖鹤 唐·吴融《和皮博士赴上京观中修灵》诗:“鹤驭已从烟际下,凤膏还向月中焚。白云乡路看看到,好驻流年翊圣文。”
山旮旯儿
惩一儆众 《清史稿·谷际歧传》:“若得惩一儆众,自可群知洗濯。”
衾寒枕冷 宋 柳永《爪茉莉(秋夜)》:“衾寒枕冷,夜迢迢、更无寐。”明 高明《琵琶记》第五出:“[旦]奴不虑衾寒枕冷;奴只虑公婆没主一旦冷清清。”
疥癞之疾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疥癞之疾,何足挂意!闻某不才,来日愿决一阵,务要全胜。”
七窍流血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那妇人揭起被来,见了武大咬牙切齿,七窍流血,怕将起来。”
履丝曳缟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余声三日 语出《列子·汤问》:“(韩娥)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衣绣夜行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运筹画策 唐·刘知幾《史通·言语》:“运筹画策,自具于章表;献可替否,总归于笔札。”
玉液金浆 《汉武故事》:“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
龙楼凤池 明·梁辰鱼《浣纱记·送钱》:“念生长在香闰绣帏,念出入在龙楼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