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口同韵的成语故事

拼音yì kǒu tóng yùn
基本解释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同“异口同音”。
出处老舍《赵子曰》第一:“现在的人们不但不复以窄窄金莲为美,反异口同韵的诋为丑恶。”
暂未找到成语异口同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异口同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作壁上观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
好谋善断 | 晋 陆机《辨亡论》上:“畴咨俊茂,好谋善断。” |
五彩缤纷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铺设得五彩缤纷,当中摆了姊姊画的那一堂寿屏,两旁点着五六对青烛。” |
深更半夜 | 元 李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唤我做什么?” |
反躬自问 |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
红瘦绿肥 | 宋·吴礼文《桃源忆故人暮春》词:“画桥流水飞花舞,柳外斜风细雨。红瘦绿肥春暮,肠断桃源路。” |
爱理不理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9回:“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 |
高悬秦镜 |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
降本流末 | 明·何景明《<武功县志>序》:“人才则由实而虚,文教则由振而委,亡弗降本流末暌正趋弊者矣!” |
河水不犯井水 | 鲁迅《从<春秋>与<自由谈>说起》:“而另一方面周瘦鹃在自己编的<春秋>内说各种副刊有各种副刊的特性,作河水不犯井水之论。” |
无功而禄 | 《魏略》:“而佞幸之徒,但姑息人主,至无德而荣,无功而禄。” |
无可置辩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此譬至明,以诘形家,亦无可置辩。” |
松柏之志 | 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操作司空,总朝政,问宗曰:‘可以交禾?’答曰:‘松柏之志犹存。’” |
长恶靡悛 | 《隋书 炀帝纪下》:“朕以许其改过,乃诏班师,而长恶靡悛,宴安鸩毒,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
济世救人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一百一十三卷:“乃命其子命龙宫药方三十首与先生,此真道者,可以济世救人。” |
气断声吞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亦不复以儿为念。” |
脱皮掉肉 | 崔巍《爱与恨》:“老头子一辈为小梁庄群众起早搭黑,脱皮掉肉奔波,哪天黑来不熬到鸡儿叫。” |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 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 |
曲尽其态 | 明·陶宗仪《辍耕录·叙画》:“画之为用大矣,盈天地间者万物,悉皆含豪运思,曲尽其态。” |
孳蔓难图 | 《左传·隐公元年》:“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
老医少卜 | 《鹖冠子·世贤》陆佃注:“语曰:‘老医少卜。’盖老医更多病矣。” |
怡性养神 | 明·李贽《读书乐》:“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 |
振衣提领 | 北周·王褒《京师突厥寺碑》:“索隐穷源,振衣提领。” |
析骨而炊 | 《史记 宋微子世家》:“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
私言切语 | 《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双带子》:“私言切语谁人念,海燕双飞绕画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