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而诛的成语故事


不教而诛

拼音bù jiào ér zhū

基本解释诛:杀或惩罚。事先不加教育;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不教而诛的典故

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孔子答道只须尊奉“五种美德”,除掉“四种恶政”就可以。其中“四恶政”之首就是平时不给人教育,到时候却怪别人而去杀人,这就是虐。其次上暴、贼及小家子气。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教而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如鱼得水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手无缚鸡之力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众望所归 宋 陆游《贺礼部曾侍郎启》:“所养既厚,万钧亦何足言;众望所归,九迁犹以为缓。”
抚景伤情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三折:“登高望远,人人怀故国之悲抚景伤情,处处洒穷途之泣。”
改过自新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立地成佛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攀亲托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他与那猪八戒当时寻到我的门前,讲甚么攀亲托熟之言。”
百年之后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俺女儿百年之后,可往俺刘家坟里埋也,去他张家坟里埋?”
庸庸碌碌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卿等居持衡秉鉴之任,宜在公平以辨别贤否,毋但庸庸碌碌充位而已。”
一代风骚主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第六卷:“当其为一代风骚主。”
囊底智 《晋书·慕容垂载记》:“及闻慕容德之策,笑曰:‘吾计决矣。且吾投老,扣囊底智,足以克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从来江山秀丽,人物奢华,所以相传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引虎自卫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三回:“严颜在巴郡,闻刘璋法正请玄德入川,拊心而叹曰:‘此所谓独坐穷山,引虎自卫者也!’”
至死不悟 晋 葛洪《抱朴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有模有样 老舍《柳屯的》:“她好像也和我同过学,有模有样地问我这个那个的。”
风清月明 明 刘基《横碧楼记》:“又闻柯亭有美竹,可为笛,风清月明,登楼一吹,可以来凤凰,惊蛰龙,真奇事也。”
行浊言清 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轶群绝类 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意气飘然,发扬携伟,飞黄駃騠,轶群绝类。”
观者如织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礼预教车象》:“御街游人嬉集,观者如织。”
务本抑末 《汉书 郑弘传》:“务本抑末,毋与天下争利,然后教化可兴。”
呼群结党 清·黄钧宰《金壶浪墨·疲兵》:“夏初,楚兵昼夺十三行,背负肩担而去,呼群结党,散赴各乡,累日不归,不知所事。”
诈痴不颠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方明白前日卖酒歌诗,诈痴不颠的老儿,正是他所差之人。”
厉精更始 《汉书 宣帝纪》:“其赦天下,与士大夫厉精更始。”
擗踊号呼 清·汪琬《诰封陈母张淑人墓志铭》:“先生擗踊号呼,几绝者数矣。”
彗汜画涂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褒传》:“水断蛟龙,陆犀革,忽若彗汜画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