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谗糜骨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 chán méi gǔ
基本解释指不断的毁谤能使人毁灭。同“积谗磨骨”。
出处《梁书 江淹传》:“下官闻积毁销金,积谗糜骨,远则直生取疑于盗金,近则伯鱼被名于不义。”吕向注:“言毁谗之深,能销磨金石之坚。”
暂未找到成语积谗糜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积谗糜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十面埋伏 | 《前汉书平话》中卷:“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面埋伏。” |
鞭擗进里 | 郭沫若《文艺论集 论节奏》:“第三是生理学的假说……这种假说,是把心脏的鼓动和肺脏的呼吸,认为节奏之起源。这觉得很能鞭擗进里了。” |
武断乡曲 | 《史记 平准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
简而言之 | |
节用爱人 | 唐·高郢《谏造章敬寺书》:“陛下若节用爱人,当与夏后齐驾,何必劳人动众,而踵梁武之遗风乎?” |
涕泗横流 | 《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临书振腕,涕泗横流。” |
雨后送伞 | 清·石玉昆《小五义》第113回:“我就知道他们这五鼠五义里头,这个瘦鬼不好了,这才叫雨后送伞。” |
转海回天 | 宋·秦观《代参寥与锺山实启》:“扣角负鼎,无羡昔人;转海回天,复闻今日。” |
水流花谢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二郎神>》:“水流花谢,春事竟茫然。” |
筐箧中物 | 《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此人家筐箧中物耳。” |
日转千街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婆婆也,咱去来波,可则索与他日转千街。” |
苞笼万象 | 隋·刘善经《四声论》:“夫四声者,无响不到,不言不摄,总括三才,苞笼万象。” |
棒打鸳鸯 | 明 孟称舜《鹦鹉墓贞文记 死要》:“他一双儿女两情坚,休得棒打鸳鸯作话传。” |
三朋四友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自有一班无赖子弟,三朋四友,和他檠鹰放鹞,驾犬驰马,射猎打生为乐。” |
首尾相赴 |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其持论常圆满周到,首尾相赴,而真理愈析而愈明。” |
性烈如火 | 金庸《天龙八部》第18回:“那高个儿的僧人性烈如火,提起醋钵大的拳头,呼的一拳,又向乔峰击到。” |
大锅饭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像黄原这样的贫困山区,如果不砸烂大锅饭,实行生产责任制,就不可能寻找另外的出路。” |
旧时风味 | 明·陈汝元《金莲记·外谪》:“怀金黛,想玉鬟,旧时风味尚依然。” |
许由洗耳 | 晋·皇甫谧《高士传·许由》:“尧又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滨……巢父曰:‘……子故浮游俗间,求其名誉,污吾犊口。’牵犊上流而饮之。” |
前遮后拥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这里齐臻臻前遮后拥,美甘甘笑口欢容,只待要静巉巉幕天席地。” |
持正不挠 | 《明史·蒋冕传》:“冕当正德之季,主昏政乱,持正不挠,有匡弼功。” |
秦晋之盟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2卷:“那时待老身寻访他来,与娘子续秦晋之盟,岂不美乎!” |
叠见层出 | 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摘句图》:“至于清词丽句,叠见层出。” |
公私交困 | 《明史·食货志六》:“虚糜干没,公私交困焉。” |
提灯定损 | 是网友创造的一个网络词语,指的是江西上饶“恶房东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