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如故的成语故事


一见如故

拼音yī jiàn rú gù

基本解释故:故人;老朋友。初次相见就像老朋友一样。形容彼此一接触就情投意合。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 “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


一见如故的典故

隋朝末年,羽骑尉房玄龄看不惯隋王朝的所作所为,毅然抛弃官职去投奔举义旗的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对房玄龄早有耳闻,两人一见如故,都有相见恨晚之感。房玄龄跟随李世民走南闯北,九死一生,为李世民收罗有用的人才,唐朝建立后成为尚书令。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见如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气喘吁吁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李勉向一条板凳上坐下,觉得气喘吁吁。”
偷工减料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
机会主义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这种空洞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是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或者盲动主义错误呢?”
转喉触讳 唐·韩愈《送穷文》:“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转喉触讳。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养小防老,积谷防饥。”
隋侯之珠 《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淮南子 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摇鹅毛扇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大家都说他是一个摇鹅毛扇的,是一个唱傀儡戏的提线的人。”
锦心绣腹 元 汤式《一枝花 冬景题情》套曲:“他有那锦心绣腹,我有那冰肌玉骨。”
背碑覆局 《旧唐书 文苑传上 张蕴古》:“张蕴古,相州洹水人也。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尤晓时务,为州闾所称。”
山林隐逸 清·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听他说话,像几个山林隐逸。”
粗声粗气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1回:“用枪指着他,粗声粗气地说:‘狗汉奸,你糟害老百姓,杀咱八路军,咱们县上批准了,今天执行你。’”
街谈巷语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叽叽咕咕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在一个床铺旁边,嘴里叽叽咕咕的说了两句听不懂的话,便有一个人在被窝里钻出来。”
万民涂炭 《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内仁外义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尚贤而兴能,哀穷而悼屈。”
振鹭充庭 西汉·扬雄《剧秦美新》:“振鹭之声充庭,鸿鸾之党渐阶。”
秉公办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极而言之 明 袁宏道《与仙人论性书》:“极而言之,亦是心形炼极所现之象。”
少安勿躁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愿少安勿躁!且待千秋军火到此,一探彼会内情,如有实际,再谋举事。”
夜以继昼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郅恽传》:“昔文王不敢槃游于田,以万人惟忧,而陛下远猎山林,夜以继昼。”
俯拾青紫 南朝·梁·王僧孺《答江琰书》:“献书尽先贤之德,作颂罄前皇之美,岂不俯拾青紫,坐享大夫?”
瞻天恋阙 清·洪楝园《警黄钟》第五出:“臣无任瞻天恋阙,激切屏营之至。”
海错江瑶 清·孔尚任《桃花扇·访翠》:“有海错江瑶玉液浆。”
恣心所欲 《梁书·中天竺国传》:“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乐,服饰香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
随意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