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庭之训的成语故事


过庭之训

拼音guò tíng zhī xùn

基本解释用以指父亲的教诲。

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上》:“苌少长藩国,内无过庭之训,外无师傅之道,血气方刚。”


暂未找到成语过庭之训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过庭之训)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天马行空 明 刘子钟《<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发上指冠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盗跖闻之,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况且‘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用庸俗的话来说,就是‘自家有病自家知’罢。”
源源本本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十回:“自从这立宪二字发见了,就有人从西书上译出一部宪法新论,讲的源源本本,有条有理。”
败兴而归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各军士未及领赏,草草而散。正是: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永志不忘 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自取灭亡 《阴符经》下卷:“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据图刎首 《文子 上义》:“左手据天下之图而右手刎其喉,虽愚者不为,身贵于天下也。”
蜂腰鹤膝 宋·苏轼《和孔密州五绝》:“蜂腰鹤膝嘲希逸,春蚓秋蛇病子云。”
飞扬跋扈 《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心如金石 《后汉书·王常传》:“此家率下江诸将辅翼汉室,心如金石,真忠臣也。”
兴妖作怪 元 无名氏《碧桃花》:“你既然还有阳寿,阴曹地府不管,你却这等兴妖作怪。”
手不应心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日往月来,不觉一年有余,李公子囊箧渐渐空虚,手不应心,妈妈也就怠慢了。”
临危不乱 梁实秋《槐园梦忆》:“此次事件端赖季淑临危不乱,镇定应付,使我得以幸免于祸灾。”
紧行无善踪
镜花水月 唐 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瓜葛相连 三国·魏·曹叡《种瓜篇》:“与君新为婚,瓜葛相结连。”
八竿子打不着 母国政《飘飞的大雪》:“现在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寻找在国外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友,想方设法要出去。”
和风丽日 宋·柳永《西平乐》词:“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
龙盘凤舞 宋·方千里《西河·钱塘》词:“都会地,东南王气须记。龙盘凤舞到钱塘,瑞烟回起。”
作舍道边 《诗经 小雅 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高才远识 《三国志·魏志·和洽传》“清醇有鉴识”裴松之注引三国·魏·周斐《汝南先贤传》:“召陵谢子微,高才远识。”
意转心回 宋 朱熹《朱子语类 训门人 五》:“且人一日间,此心是起多少私意,起多少计较,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
匍匐之救 《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望屋以食 宋·叶适《外论》:“而绛灌之为丞相主国论者,故奋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