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毛索瘢的成语故事


吹毛索瘢

拼音chuī máo suǒ bān

基本解释同“吹毛求疵”。

出处清·邹弢《三借庐笔谈·杨文乾》:“田(田文镱)以为讪己,愈恶之,每见嗔喝,吹毛索瘢。”


暂未找到成语吹毛索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吹毛索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损兵折将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损兵折将,必然瞒着天子。”
直言切谏 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朔虽诙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
一沐三握发 汉·王充《论衡·书解》:“周公一沐三握发,为周攻法制而周道不弊。”
自鸣得意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揣时度力 明 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不肖揣时度力,屡欲乞归。”
竹头木屑 宋 郑樵《上宰相书》:“竹头木屑之积,亦云多矣,将欲一旦而用之可也。”
宜家宜室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花藜胡哨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进到房里,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藜胡哨的。”
一得之见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乐乐陶陶 明·朱有燉《十长生》第二折:“似这雪,农夫每喜年丰乐乐陶陶,争如俺,神仙每玩瑶华散袒逍遥。”
赏罚不明 三国·蜀·诸葛亮《便宜十六策·赏罚》:“夫将专恃生杀之威,必生可杀,必杀可生,忿怒不详,赏罚不明,教令不常,以私为公,此国之五危也。”
不期然而然 明 高启《威爱论》:“功或以爱诚有以结于人者,则趋事赴功有不期然而然。何以威为哉!”
星前月下 元·吕止庵《风入松》套曲:“常欢喜星前月下,休等闲间面北眉南。”
可一而不可再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劝借可暂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
如应斯响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那满招损、乖致戾的道理,如应斯响。”
尺水丈波 唐 孟郊《君子勿郁郁士有谤毁者作诗以赠之》之一:“须知一尺水,日夜增高波。”
掉头鼠窜 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他怎肯网开三面漫相遮,教我掉头鼠窜无宁贴。”
至知不谋 战国·宋·庄周《庄子·庚桑楚》:“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至仁无亲,至信辟全。”
恒河之沙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夫死生转毂,因果循环,如恒河之沙,积数不可以测算。”
情在骏奔
一行作吏 三国 魏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金相玉质 汉 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东风入律
持重待机 《晋书·宣帝纪》:“时朝廷以亮侨军远寇,利在急战,每命帝持重待机以候其变。”
不急之务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和传》:“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墓,其于名行,岂不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