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根问底的成语故事

拼音xún gēn wèn dǐ
基本解释谓询问事情的详细原委,问个水落石出。
出处杨朔《雪花飘飘》:“你问我,叫我问谁呢?别总是那个老毛病,询根问底的,追的人心慌。”
暂未找到成语询根问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询根问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任劳任怨 |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惟存一矢公矢慎之心,无愧屋漏,而闱中任劳任怨,种种非笔所能尽。” |
红袖添香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从此绿鬟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
大动干戈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异乎寻常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0回:“耽误了点年纪,还没有甚么要紧,还把他的脾气惯得异乎寻常的出奇。” |
样样俱全 | 曲波《林海雪原》:“有你的活证据,人证物证样样俱全。” |
里出外进 | |
纵情欢乐 | |
谈论风生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生素豪,谈论风生,孝儿亦倜傥。” |
近在眉睫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
龙楼凤阁 | 元·马致远《拨不断》:“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 |
群策群力 | 汉 扬雄《法言 重黎》:“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
折胶堕指 | 宋·苏轼《磨衲赞》:“折胶堕指,此衲不寒,烁石流金,此衲不热。”宋·周密《齐东野语·曝日》:“《冬日初出铭》曰:‘折胶堕指,梦想负背。’” |
臂有四肘 | 《幼学琼林 卷二 身体类》:“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 |
贪蛇忘尾 | 宋·文莹《玉壶清话》:“贪蛇前行,必忘其尾。” |
若有所丧 | 《淮南子 原道训》:“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 |
招风惹雨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二回:“这监生不惟遮不得风,避不得雨,且还要招风惹雨。” |
含牙戴角 | 《淮南子·修务训》:“含牙戴角,前爪后距。” |
灭景追风 | 《说郛》卷六四引唐·无名氏《灌畦暇语》:“今马之能走者,忌必随其余步哉?顾所以灭景追风者有不在,是故也。” |
捷报频传 | 徐迟《地质之光》:“华北大平原上捷报频传。以后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其他油田相继建成。” |
金屋之选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岂金屋之选,相烦好言达上。” |
抵足谈心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8回:“此荒港又不知离城多远……不如竟在弟船过夜,抵足谈心。” |
野人奏曝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杨朱》:“暨春东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广厦隩室,绵纩狐貉。” |
国耳忘家 | 汉·贾谊《陈政事疏》:“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
诌上抑下 | 《北史·安同传》:“[安同]性平正柔和,未尝有喜怒色,忠驾爱厚,不谄上抑下。” |
诚心敬意 | 明·无名氏《下西洋》第三折:“你道是诚心敬意亲呈进,俺那里知重知轻在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