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短推长的成语故事


校短推长

拼音xiào duǎn tuī cháng

基本解释见“校短量长”。

出处唐·冯宿《魏府狄梁公祠堂碑》:“楼伊侈谋,将易储皇。公陈不可,校短推长。”


暂未找到成语校短推长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校短推长)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日月合壁 《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凄风苦雨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四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蒙在鼓里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12回:“只可怜同秀如蒙在鼓里。”
共贯同条 【出处】清 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涕笑皆神之所行,逡巡皆气之所应,固可于此得吾兄……共贯同条之精爽。”); insert into chengyu VALUES(
礼贤下士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恭行天罚 《尚书 甘誓》:“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经一失,长一智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吾辈切记,不可轻易说人笑人,正所谓经一失,长一智耳。”
麋沸蚁聚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董卓传》裴松之注引华峤《汉书》:“无故移都,恐百姓惊动,麋沸蚁聚为乱。”
云泥之别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矫慎》:“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
左右逢源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头一无二 孙中山《语言文学的奋斗》:“本总理今晚来同诸君讲话,没有别的贡献,头一无二的贡献,就是要诸位同志,以至诚之心,来做宣传一方面的革命工夫。”
为国为民 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一折:“有为国为民贤才,因苦谏不听,反遭诛戮。”
指冬瓜骂葫芦
韬形灭影 北齐·刘昼《新论·韬光》:“物之寓世,未尝不韬形灭影、隐质遐外,以全性栖命者也。”
落汤螃蟹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一似落汤螃蟹,手脚忙乱。”
雨露之恩 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江海远地,孤危小臣。虽雨露之恩,幽遐必被;而犬马之恋,亲近为荣。”明·程登吉《幼学琼林·天文》:“望切者,若云霓之望;思深者,如雨露之恩。”
菜蔬之色 晋·潘岳《籍田鼠》:“野有菜蔬之色,朝靡代耕之秩。”
运筹建策 《隋书·李德林传》:“运筹建策,通幽达冥,从命者获安,违命者悉祸。”
东流西落 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再从东京失业下来,只好成为放浪奴隶,东流西落地随着工做的地方向四处的乡下移动。”
贵人多忘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恚恨》:“倘也贵人多忘,国士难期,使仆一朝出其不意,与君并肩内阁,侧眼相视,公始悔而谢仆,仆安能有色于君乎?”
弛声走誉 明袁宏道《钦叔阳秀才》:“三代而下,尽是此一种人,弛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抵瑕陷厄 唐 柳宗元《答问》:“蹇浅窄僻,跳浮嚄唶,抵瑕陷厄。”
万无失一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7卷:“子诚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静,默然而究,万无失一也。”
抓乖卖俏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秋桐正是抓乖卖俏之时,他便悄悄的告诉贾母、王夫人等。”
百啭千声 宋 欧阳修《画眉鸟》诗:“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