悮国欺君的成语故事


悮国欺君

拼音wù guó qī jūn

基本解释悮:耽误;欺:欺骗。欺骗君王,祸害国家。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假如有一等做官的,悮国欺君,侵剥百姓,虽然官高禄厚,难道不是大盗?”


暂未找到成语悮国欺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悮国欺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焦头烂额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令论功而清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像模像样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番调动,老爷可必得像模像样答上头的情才使得呢。”
贫嘴贱舌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铩羽涸鳞 明·杨慎《高泉临行再赋此以别》:“铩羽涸鳞去安所,缳飞川咏几时同。”
七棱八瓣 梁实秋《老年》:“脸上的肉七棱八瓣,而且还平添无数雀斑,有时排列有序如星座。”
取辖投井 《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正正堂堂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人家的话正正堂堂,料着一时驳不倒。”
不虚此行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幺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
云合雾集 《史记·淮阴侯传》:“蒯通曰:‘……天下之士云合雾集。”《艺文类聚》卷八引南朝·宋·顾野王《虎丘山序》:“故总辔齐镳,竞雕虫于山水;云合雾集,争歌颂于林泉。”
天工人代 《尚书 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
盘根问底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四回:“无如林之洋虽在海外走过几次,诸事并不留心,究竟见闻不广,被小山盘根问底,今日也谈,明日也谈,腹中所有若干典故,久已告竣。”
侯王将相 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侯王将相望久绝,神纵欲福难为功。”
铿镪顿挫
宰相肚里行舟船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常言道:‘将军额上跑下马,宰相肚里行舟船。’你这样气量窄,将来如何独当一面,肩挑五岳,胸罗百川,统帅百万大军!”
芒刺在躬 前蜀·杜光庭《杨鼎校书本命本樵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芒刺在躬。”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溜了你就别回来!走了和尚走不了庙,看你有本事守得住那点地。”
铢分毫析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学问须严密理会,铢分毫析。”
戴高履厚 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第六卷:“夫念臣一介庸愚,遭逢圣代,荷两朝之恩遇,浃体沦肌;际累世之昌隆,戴高履厚。”
置之弗论 鲁迅《无常》:“鬼神之事,难言之矣,这也只得姑且置之弗论了。”
铜壶刻漏 唐·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头昏眼晕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25回:“李太师被张保背着飞跑,颠得头昏眼晕。”
疾言遽色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宽传》:“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洗兵牧马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佑元年》:“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余。”
皱眉蹙额
骇人视听 《隋书·王劭传》:“或文词鄙野,或不轨不物,骇人视听,大为有识所嗤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