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颈就缚的成语故事


延颈就缚

拼音yán jǐng jiù fù

基本解释延:伸;就:接受;缚:捆绑。伸出脖子来让人捉住。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今者朝廷遣将军前来收捕,本合延颈就缚。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负罪交锋,误犯虎威,敢乞恕罪。”


暂未找到成语延颈就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延颈就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太岁头上动土 元 无名氏《打董达》第二折:“我儿也,你寻死也,正是太岁头上动土哩!”
消息灵通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就是屯子里消息灵通、心眼挺多的韩家大院的韩老六,也不太清楚。”
不辩菽麦 晋 葛洪《抱朴子 穷达》:“庸俗之夫,暗于别物,不分朱紫,不辩菽麦。”
听见风就是雨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啧啧赞美 茅盾《想到》:“一位陶冶于‘高级趣味’中的小姐本来不听他的,但到后来也啧啧赞美起来。”
荆笔杨板 《晋书·五行志中》:“二月末,三月初,荆笔杨板行诏书。”
目空天下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炀帝》:“则亿而中,为而成,心无顾恤而目空天下。”
养鹰飏去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飏去。”
孤臣孽子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朱熹集注:“孤臣,远臣;孽子,庶子。”
一得之见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钉是钉,铆是铆
江海士 唐·韩愈《孟生诗》:“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眉高眼低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回:“在赵琮夫妻两个,不要说看了别人许多眉高眼低,只是父母身边,也受多少两般三样的怠慢。”
不足为据 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发引千钧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中外合璧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带着铃铛去做贼 《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既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却天天在那里叫嚣狂掷,岂不是俗语说的‘带着铃铛去做贼’吗?”
著之竹帛 章炳麟《与龚未生书》:“所欲著之竹帛者,盖尚有三四种。”
推毂荐士 唐·权德舆《齐成公神道碑铭序》:“其他推毂荐士,为廷臣,成天下重名硕望者,不可胜书。”
粘花惹絮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明珠记·潜地窥春>》:“人前巧做出猜嫌计,正好粘花惹絮。”
凶终隙末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丹传》:“张陈凶其终,萧朱隙其末,故知全之者鲜矣。”
腐肠之药 汉·枚乘《七发》:“皓步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浓,命曰腐肠之药。”
嵚崎历落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周伯仁道桓茂伦,嵚崎历落,可笑人。”
俯仰无愧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