睟面盎背的成语故事


睟面盎背

拼音suì miàn àng bèi

基本解释指德性表现于外,而有温润之貌,敦厚之态。指有德者的仪态。

出处《孟子 尽心上》:“君子所性,仁义利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见於面,盎於背,施於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暂未找到成语睟面盎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睟面盎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郅恽传》:“案延资性贪邪,外方内圆,朋党构奸,罔上害人。”
充耳不闻 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懵懵懂懂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呆子懵懵懂懂的,托着钵盂,拑着钉钯,与沙僧径直回来。”
誉满杏林
蒋干盗书
七青八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又没甚七青八黄。”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退有后言 《尚书·益稷》:“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祸福惟人 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阴阳为道,大道无亭毒之心;祸福惟人,圣人有抑扬之教。”亭毒,养育。
多谋少断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骆文忠公遗爱》:“然有为不能有守,好用权术,多谋少断。”
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73回:“真真‘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绳’光景。”
同恶相救 《晋书·吕光载记》:“晃、穆共相唇齿,宁又同恶相救,东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
来世不可待 《庄子·人间世》:“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鸿爪春泥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苕生乃寄余诗云:‘鸿爪春泥迹偶存,三生文字系精魂。’”
心非巷议 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顶踵尽捐
强唇劣嘴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四折:“也则为公心直道,从没分毫诈。也不是强唇劣嘴,要做乡村霸。”
相知有素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6回:“他人不必论,就是段芝泉等,随从总统多年,相知有素,今日亦未免生疑。”
转灾为福 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年灾月晦 清·张南庄《何典》第七回:“谁料那赶茶娘不知犯了甚么年灾月晦,忽然生起馋獠病来。”
箕山之风 清 王晫《今世说 雅量》:“[丁药园]谪居五载,略无迁谪状,躬耕自乐,洒然有箕山之风。”
三写易字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8卷:“有话即长,无话即短。不觉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在王主人家住了半年之上。”
洗耳拱听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哥哥才学,与在下不同,有什么名人名书,前皇后代,哥哥讲说些儿,小官洗耳拱听。”
资深望重 宋·苏轼《答试馆职人启》:“非独使之业广而材成,抑将待其资深而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