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问杳然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n wèn yǎo rán
基本解释音问:音信。书信收不到,消息也没有。
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卷:“是时真宗在魏府,与众臣悬望救兵消息,音问杳然。”
暂未找到成语音问杳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音问杳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克敌制胜 | 孙武《孙子 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
迷迷糊糊 | 曾朴《孽海花》第12回:“车门已硼的关上了,弄得彩云迷迷糊糊,又惊又吓。” |
万箭穿心 | 《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再听到哥子末后一段说话,真如万箭穿心,竟放声大哭起来。” |
人逢喜事精神爽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回:“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向心来瞌睡多。” |
溺心灭质 | 语出《庄子 缮性》:“文灭质,博溺心。” |
如虎添翼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没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个女儿教道,教得个女儿如虎添翼一般,那里听薛夫人的解劝。” |
破竹建瓴 | 清·魏源《圣武记》第七卷:“由昔岭中峰直抵葛尔崖,实有破竹建瓴之势。” |
胁肩低首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景帝前三年》:“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 |
缄口结舌 | 明 张煌言《上延平王书》:“而所为若是,则其将何所依倚,故不敢缄口结舌,坐观胜败。” |
黄龙痛饮 | 宋金交战,岳飞曾说要直捣黄龙府,与人痛饮。龚振黄《青岛潮》第十五章:“是以都门学界,纠合学界同志,连络全国人民,黄龙痛饮,岳武穆之是法;马革裹尸,汉伏波之未死。” |
材大难用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
惜墨如金 | 宋 费枢《钓矶立谈》:“李营丘惜墨如金。” |
滴水不漏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公孙官率领军士,拘获车仗人等,真个是滴水不漏。” |
矢忠不二 | 清 吴应逵《书钟锡明》:“妾今日归,为君守贞,矢死不二,君果有灵,当饮此。” |
才高运蹇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司马貌虽然出言无忌,但此人因才高运蹇,抑郁不平。” |
故旧不弃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
终焉之志 | 南朝梁 沈约《宋书 傅隆传》:“义熙初,年四十,始为孟昶建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坐辞兼,免。复为会稽征虏参军。家在上虞,及东归,便有终焉之志。” |
痛哭流涕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
长歌代哭 | 清·秋瑾《挽故人陈阙生》序:“手挽一章,亦长歌代哭之意。” |
翘首跂踵 | 宋·王明清《挥麈三录》第一家:“天下之士翘首跂踵,冀阁下日以忠言摩上,不谓若今之为起居舍人者,止司记录而已也。” |
仰事俯育 | 宋·陆游《戊申严州劝农文》:“春耕夏耘,仰事俯育。” |
耆宿大贤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樊儵传》:“耆宿大贤,多见废弁。” |
强兵富国 | 清·王韬《上当路论时务书》;“西国之所以讲强兵富国者,率以尚器为先。” |
冰瓯雪椀 | 《有宗嘉话》:“必以天池浩露,涤笔于冰瓯雪椀中,方与此诗相副。” |
仓卒之际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粲传》裴松之注引《文士传》:“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在仓卒之际,强弱未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