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广体胖的成语故事

拼音xīn guǎng tǐ pán
基本解释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广:宽广;开阔;胖:安泰舒适。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暂未找到成语心广体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心广体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拂袖而去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
忐忑不安 | 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
铁杵磨成针 |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
秋毫无犯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 |
贤妻良母 | 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
黑咕隆咚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将他关进黑咕隆咚的牲口房里,摘掉包裹他脑袋的汉奸旗。” |
霸王别姬 | 毛泽东《在中央扩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是有一出戏叫‘霸王别姬’吗?这些同志如果总是不改,难免有一天要‘别姬’就是了。” |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诗经 王风 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
不胫而走 |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
唇齿相须 |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
雕章镂句 | 唐 白居易《策林四 议文章碑碣词赋》:“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虽雕章镂句,将焉用之。” |
目击耳闻 | 《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
无可不可 | 唐·元稹《唐杜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
迎新送故 | 唐·元镇《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曷若且仍其旧。” |
精诚所至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
昼伏夜行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
盛德遗范 | 《新唐书·韦陟传》:“宋珲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足矣。’” |
嗒焉自丧 | 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耦。” |
华而失实 | 唐·刘知畿《史通·言语》:“华而失实,过莫大焉。” |
枉法营私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诚为枉法营私,原王章所不宥。” |
一言以蔽 | 唐·刘子玄《论史上萧至忠书》:“凡此不可,其流实多,一言以蔽,三隅自反。” |
得不补失 |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权遂征夷州,得不补失。” |
运乖时蹇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三回:“这是弟子运乖时蹇,异事非常。” |
换骨脱胎 | 金 侯善渊《杨柳枝 丱岁飘蓬住远山》词:“换骨脱胎归旧路,返童颜。” |
投诸四裔 | 《左传 文公十八年》:“流四凶族,浑敦、穷奇、寿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