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驱义感的成语故事


忠驱义感

拼音zhōng qū yì gǎn

基本解释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出处唐·吕温《题阳人城》诗:“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


暂未找到成语忠驱义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忠驱义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肝胆欲碎
正名定分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试来译几篇。但这就又是‘批评家’的材料了,其实,正名定分,他是应该叫作‘唠叨家’的。”
节中长节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十出以后,皆是枝外生枝,节中长节,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问姓字,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
后海先河 语出《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
土里土气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18回:“穿着肥肥大大的花褂子,下面是宽腿儿蓝裤子,土里土气的。”
抹稀泥 老舍《我这一辈子》:“这在早年间叫做‘抹稀泥’,现在的新名词应叫着什么,我还没能打听出来。”
西歪东倒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刘郎中<粉蝶儿一套>》:“柱肚撑肠酒力催,西歪东倒脚高低。”
日上三竿 宋 杨亿《劝石集贤饮》诗:“日上三竿宿雾披,章台走马帽檐欹。”
摇头麰尾
冰魂雪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海叙不遇》:“诗曰:‘忍苦为诗身到此,冰魂雪魄已难招;直教桂子落坟上,生得一枝冤始销。’”
同尘合污 明·李贽《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行踪无定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出家人行踪无定,待贫道自去寻来。”
前目后凡 《公羊传·僖公五年》:“秋八月,诸侯盟于首戴。诸侯何以不序?一事而再见者,前目而后凡也。”
宾客如云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四海为家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帝本纪》:“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
春事阑珊 元·方伯成《端正好·忆别》套曲:“柳絮绵花飘瓣,又一番春事阑珊。”
彝鼎圭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大家围着一看,只见状元清华丰采,榜眼凝重安详;到了那个探花,说甚么潘安般貌,子建般才,只他那气宇轩昂之中不露一些纨袴,温文儒雅之内不粘一点寒酸。真真是彝鼎圭璋,熙朝人瑞。”
一走了之 鲁迅《书信集·致郑振铎》:“我亦尚在看看人间世,不过总有一天,是终于要‘一走了之’的,现在是这样的世界。”
腹背夹攻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进兵潍县西境,抄入青岛背后,以便腹背夹攻。”
无其伦比 清·陈田《明诗纪事丁签·边贡》:“海岳之才,无其伦比。”
十雨五风 前蜀·杜光庭《画五岳诸神醮词》:“上扶邦国,傍祐黎元。调十雨五风以登稼穑,普九州六合以致雍熙。”
涓埃之力 宋·岳珂《金佗粹编》第九卷:“念臣寒陋无堪,上感圣恩,备员军事,未有涓埃之力,以报国家。”
上烝下报 《左传;、 桓公十六年》:“卫宣公烝于夷姜,生急子,属诸右公子。”《左传·宣公三年》:“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生子华、子臧。”
违世绝俗 宋·陈师道《上苏公书》:“谢公江海之士,违世绝俗乃其常耳。”
片瓦无存 《明史 五行志一》:“贵州暴雪,形如土砖,居民片瓦无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