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完西缺的成语故事


东完西缺

拼音dōng wán xī quē

基本解释谓短缺,不完备。


暂未找到成语东完西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东完西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冠履倒置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2卷:“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驭矣。至石晋尤甚,几有冠履倒置之势。”
有胆有识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鸡口牛后 《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仰而赋诗
拿贼拿赃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
指奏相反 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故百家之言,指奏相反,其合道一体也。”
哀感中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百年树人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流落风尘 元 范子安《竹叶舟》楔子:“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
退藏于密 《周易·系辞》:“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刚柔相济 汉 王粲《为刘荆州与袁尚书》:“当唯义是务,唯国是康。何者?金木水火以刚柔相济,然后克得其和,能为民用。”
有幸有不幸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六卷:“仆韩愈《淮西碑》而用段文昌,韩遂以仆碑得名。人之有幸有不幸,亦文之有幸有不幸也。”
鸿案鹿车 鸿案:《后汉书·梁鸿传》载有梁鸿之妻举案齐眉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相敬如宾。鹿车:《后汉书·鲍宣妻传》载有鲍宣与妻共驾鹿车归乡的故事。后用以指夫妻同甘共苦。
旁逸横出
尽智竭力 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群臣尽智竭力以没其上。”
糖衣炮弹 陈登科《风雷》第一部第49章:“不要中了敌人的糖衣炮弹,被人家拉过去。”
读书得间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你说的一点不错。”
山盟海誓 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推诚布公 明·刘元卿《贤奕编·官政》:“亦使士大夫识得行记己用世规模,须在推诚布公,集谋广益。”
雄文大手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
撒骚放屁 《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咱这里小人口面多,俺摇旗打鼓的吃了你的酒,再有人撒骚放屁,俺不便出头管你。”
甘心如荠 《诗经 邶风 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列鼎重裀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他他他只将那会谄谀的着列鼎重裀、害忠良的便加官请俸。”
声色货利 《尚书 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
大车无輗 春秋·鲁·孔丘《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