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粱子弟的成语故事

拼音gāo liáng zǐ dì
基本解释高粱:肥肉和细粮;泛指精美食品。指习惯于骄奢享乐生活的富贵人家的子弟。
出处唐·颜师古《<急就篇注>叙》:“若夫缙绅秀彦、膏粱子弟,谓之鄙俚,耻于窥涉,遂使博闻之说,废而弗明。”
暂未找到成语膏粱子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膏粱子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手舞足蹈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
形神不全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遂遵也,然而形神不全。” |
迭床架屋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複,递相模学,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
观眉说眼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这丫头绣春,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你出身去罢,省的观眉说眼在这屋里,教人骂没主子的奴才。” |
大手笔 | 《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 |
方寸不乱 | 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徇日,方寸不乱。” |
英雄欺人 | 明·李攀龙《<唐诗选>序》:“太白纵横,往往强弩之末,间杂长语,英雄欺人耳。” |
禽困覆车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樗里子甘茂列传》:“韩公仲使苏代谓向寿曰:‘禽困覆车。’” |
还珠返璧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八回:“若非耿耿包卿一腔忠赤,焉得有还珠返璧之期。” |
狗走狐淫 | |
初生之犊不惧虎 | 《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
奇离古怪 | |
浪迹天下 | 宋 李楙《野客丛书 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
萍踪梗迹 | 明·郑若庸《玉玦记·报信》:“空挥泪,萍踪梗迹将安寄,此生何济?” |
析微察异 | 明何景明《结肠赋》:“有木连理,草交茎兮;烈魂洁魄,孚女贞兮;析微察异,实此之类兮;附物着灵,见胸臆兮。” |
三头两面 | 唐 李商隐《杂纂》:“三头两面趋奉人。” |
镂金错彩 |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
一薰一莸 |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左传》 僖公四年: 一薰一莸, 十年尚犹有臭。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
尽忠拂过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异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
弹铗无鱼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
同日而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
一目之士 | 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志雅堂杂抄》:“此书成于元代,道学之风甚盛,而能为是言,此是非之公也。近世一目之士,动以诋斥宋儒为莫逭之罪,亦愚甚矣。” |
运筹帏幄 | 《唐大唐左屯卫将军姜行本勒石纪功碑》:“大总管运筹帏幄,继以中军,铁骑亘原野,金鼓动天地。” |
顺时施宜 | 东汉·班固《汉书·礼乐志》:“王者必因王之礼,顺时施宜,有所损益,郡民之心,稍稍制作,至太平而大备。” |
羌无故实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中卷:“'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