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早挂晚的成语故事

拼音qǐ zǎo guà wǎn
基本解释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很勤劳。
出处秦兆阳《刘老济》:“逃荒到这村来,又从头干起,吃糠咽菜,起早挂晚,租人家地种,养羊、打鱼、搓麻绳,只要是赚钱的道儿,就得走一走。”
暂未找到成语起早挂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起早挂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弥留之际 | 《尚书 顾命》:“病日臻,既弥留。” |
米珠薪桂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三》:“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 |
五方杂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地理志下》:“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 |
韦弦之佩 |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 |
淮王鸡狗 | 晋 葛洪《神仙传 刘安》:“时人传八公、安临去时,余药器置在中庭。鸡犬舐啄之,尽得升天。” |
询于刍荛 | 《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
有长者风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0回:“荆州刘皇叔……仁慈宽厚,有长者风。” |
齿白唇红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那厮唤做小张三,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
遭逢会遇 | 汉·王充《论衡·偶会》:“非二龙使厉王发孽、褒姒令幽王愚惑也,遭逢会遇,自相得也。” |
绕梁之音 | 晋陆机《演连珠》:“臣闻应物有方,居难则易。……是以充堂之芳,非幽兰所难,绕梁之音,实萦弦所思。” |
堕指裂肤 | 明·袁宏道《瓶花斋集·答王百谷》:“一室之内,堕指裂肤,谇语漫骂,不肖若不闻也者。” |
通儒硕学 | 《南史·贺瑒传》:“通儒硕学,复见贺生。今且还城,寻当相屈。”又《儒林传·顾越》:“弱冠游学都下,通儒硕学,必造门质疑,计论无倦。” |
受宠若惊 | 宋 欧阳修《辞特转吏部侍郎表》:“受宠若惊,况被非常之命,事君无隐,敢倾至恳之诚。” |
曳尾泥涂 | 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逍遥台》:“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
细针密缕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这位姑娘虽是细针密缕的一个心思,却是海阔天空的一个性气,平日在一切琐屑小节上本就不大经心。” |
惟口起羞 | 《尚书·说命中》:“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
没颜落色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合童奶奶调羹没颜落色的坐着,寄姐在旁里也谷都着嘴奶小京哥。” |
屡见叠出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9回:“偏中国是个章程国,形式上很觉严密,实际上绝少遵行,以致选举风潮,屡见叠出。” |
香火不断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总之,无论怎样,我一定还你个香火不断的对方就是了。” |
百岁之盟 | 清 李渔《意中缘 先订》:“他要与小娘子订百岁之盟,不知可肯相许。” |
卓尔出群 | 《陈书·陆瑜传》:“晚生后学,匪无墙面,卓尔出群,斯人而已。” |
打破迷关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既然打破迷关,若不及早回头,定然皇天不佑。” |
奇辞奥旨 | 唐·韩愈《读仪礼》:“于是撮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 |
郑重其辞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他才恭肃其貌,郑重其辞说道:‘年兄!你今日束修来见我,其实惭愧。’” |
齐心併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