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地惊天的成语故事

拼音dòng dì jīng tiān
基本解释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出处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暂未找到成语动地惊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动地惊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儿女情多 | 唐 卢照邻《五悲文 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
为所欲为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以子之才,臣事赵孟,必得近幸。子乃为所欲为,顾不易耶?” |
不能自已 | 唐 卢照邻《寄裴舍人书》:“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
随波逐流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
里里外外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4回:“时值秋残冬到,石秀里里外外,身上都换了新衣服穿着。” |
明火执仗 | 元 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我在这瓦窑居住,做些本份生涯,何曾明火执仗 ,无非赤手求财。” |
节用爱人 | 唐·高郢《谏造章敬寺书》:“陛下若节用爱人,当与夏后齐驾,何必劳人动众,而踵梁武之遗风乎?” |
松风水月 | 唐·李世民《大唐三藏圣叔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岂能方其朗润。” |
浅闻小见 | 明·王守仁《尊经阁记》:“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 |
轻死重义 | 《旧唐书·崔融传》:“若乃富商大贾,豪宗恶少,轻死重义,结党连群。” |
真金不怕火炼 | 浩然《艳阳天》第115章:“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东山坞永远会是太阳当空。” |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韩厥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恬不知羞 | 清·王韬《凇隐漫录·冯佩伯》:“特不解当时妇女,何以恬不知羞,岂真叔宝全无心肝者哉?” |
天生天化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这条计用着件东西,别人家里都没,天生天化大官人家里却有。” |
洗眉刷目 |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五代史》:“此考虽简略,然提纲挈领,洗眉刷目。” |
杷罗剔抉 | 《新唐书·韩愈传》:“杷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 |
砥砺名节 | 《晋书 夏侯湛传》:“论者谓湛虽生不砥砺名节,死则俭约令终,是深达存亡之理。” |
华屋山丘 | 三国 魏 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
少纵即逝 | 宋 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
绝群拔类 | 明·方孝孺《畸亭记》:“杜子美、李太白,诗人之绝群拔类者也。” |
误作非为 | 太平天国·洪仁玕《诛妖檄文》:“况尔等为兵为勇之人,多系平日误作非为,是以借兵勇以为逃死之地。” |
载戢干戈 | 《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 |
分星掰两 | 元·孟汉卿《魔合罗》:“则要你依头缕当,分星掰两,责状招实。” |
瓦釜之鸣 | 唐·柳宗元《代人进瓷器状》:“且无瓦釜之鸣,是称土铏之德。” |
专欲难成 | 《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