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利利他的成语故事


自利利他

拼音zì lì lì tā

基本解释自利:以利己为主的修养;利他: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出处《佛遗教经·众生得度》:“自利利他,法皆具足。”


暂未找到成语自利利他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自利利他)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魂飞魄散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木石心肠 清 洪楝园《后南柯 辞职》:“虽木石心肠,亦为之动。”
虎视眈眈 《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杏林春满
兔子不吃窝边草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16章:“兔子不吃窝边草,我这老虎单吃回头食。”
锦天绣地 宋·范成大《清明日试新火作牡丹会》:“那得青烟穿御柳,且将银烛照京花……锦天绣地春不散,任教檐雨卷泥沙。”
风言俏语 曾朴《孽海花》第八回:“雯青本是花月总持、风流教主,风言俏语,从不让人。”
狗行狼心 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折腰五斗 《晋书·陶潜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孽海情天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转过牌坊,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着四个大字‘孽海情天’。”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喟然而叹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上,喟然而叹。”
一决胜负 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介甫之意,必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
奔走钻营 茅盾《动摇》:“他虽然是奔走钻营的惯家,然而和新式女太太打交道,还是第一次。”
桂折一枝 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声名狼藉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杯酒解怨 《新唐书 张延赏传》:“吾武夫虽有旧恶,杯酒间可解。”
鸱鸮弄舌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竭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凰。
上蹿下跳 阿来《尘埃落定》第四章:“这东西足足有三四十斤,真不知道他有多大气力,戴着它还能上蹿下跳,仗剑作法。”
镜破钗分 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唐·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元元本本 汉·班固《西都赋》:“元元本本,殚见洽闻。”
沈博绝丽 汉 扬雄《答刘歆书》:“少不得学,而心好沉博绝丽之文。”
从风而靡 《汉书·韩信传》:“于是用广武君策,发使燕,燕从风而靡。”
三期贤佞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
温衾扇枕 元·柯丹邱《荆钗记·会讲》:“亲年迈,且自温衾扇枕,随分度朝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