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织之诫的成语故事


断织之诫

拼音duàn zhī zhī jiè

基本解释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出处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暂未找到成语断织之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断织之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
广阔天地 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惟利是图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贤妻良母 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之死靡他 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一言革面,愿比家奴,之死靡他。”明·李贽《昆仑奴》:“忠臣侠忠,则扶颠持危,九死不悔,志士侠义,则临危自奋,之死靡他。”
横金拖玉 清·钱谦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其犹子总戎弘玮、弘场及诸孙十二人,谋相与罗长筵,考钟鼓,横金拖玉,称百年之觞。”
老羞变怒 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想因却奁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变怒耳。”
吞声忍气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
风号雨泣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
虎口逃生 元 无名氏《朱砂担滴水浮沤记》第一折:“我如今在虎口逃生,急腾腾再不消停。”
官仓老鼠 唐·曹邺《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
服田力穑 《尚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生花妙笔 五代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梦笔头生花》:“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七死八活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的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砌红堆绿 宋·张孝祥《满江红·思归寄柳州》:“想一年好处,砌红堆绿。”
巴高望上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
变生不测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4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咿咿呀呀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全村的大人娃娃,说说笑笑,咿咿呀呀,手舞足蹈,都穿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裳,纷纷走出家门。”
眉目传情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
寸长尺技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孟尝君平时养了许多客,今脱秦难,却得此小人之力,可见天下寸长尺技,俱有用处。”
行则连舆,止则接席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
听天任命 《孔丛子·鹗赋》:“听天任命,填厥所修。”
陶镕鼓铸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60回:“军机处各大臣,虽经洋翰林、洋进士一番陶镕鼓铸,也只晓得‘立宪,立宪’!”
血流漂卤 西汉·贾谊《过秦论》:“伏尸百万,流血漂卤。”
蹐地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