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窗有耳的成语故事


隔窗有耳

拼音gé chuāng yǒu ěr

基本解释隔着窗有人偷听。指墙外有人偷听,秘密泄漏。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胭脂》:“蝴蝶过墙,隔窗有耳,莲花瓣卸,堕地无踪。”


暂未找到成语隔窗有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隔窗有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艺高人胆大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恩荣并济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著矣。”
欢蹦乱跳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匀出你们欢迸乱跳这俩去买瓦;留下房上滚下来的,合炉坑里掏出来的那俩,先把这院子破瓦拣开。”
全身远祸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切身体会 浩然《艳阳天》第63章:“团支书这几句话,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
锦胸绣口 清·湘灵子《轩亭冤》序:“锦胸绣口,居然妙绪环生。”
一双两好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三折:“只要得女貌郎才,不枉了一双两好。”
红妆素裹 毛泽东《沁园春·雪》:“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经官动府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自家骨肉虽是一时有些不是处,只宜好好宽解,不可经官动府,伤了和气!”
蜂狂蝶乱 明 王玉峰《焚香记 允谐》:“那淫奔坞,多少蜂狂蝶乱,毕竟傍谁虚度。”
欺霜傲雪 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陈词滥调 萧乾《老报人馀笔 随想录》:“里面开列了记者经常使用的一些陈词滥调,诸如‘众所周知’。”
中看不中吃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4卷:“却而今没蛇得弄,中看不中吃,要来无干。”
万象包罗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万象包罗为一处,方知截教有鸿蒙。”
违天害理 《南齐书·魏虏传》:“武帝之胤悉被诛戮,初无报效,而反为今主尽节,违天害理。”
敢不听命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齐侯次于虢,燕人行成,曰:‘敝邑知罪,敢不听命!’”
目无下尘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那宝钗却又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深得下人之心。”
扭头别项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幸是我那天不曾莽撞,不然今日之下,弄得一个扭头别项,一个泪眼愁眉,人生到此,还有何意味!”
游刃有馀
好奇尚异
一之为甚 元·侯克中《归兴》诗:“一之为甚其能再,二者何由可得兼。”
衣不重采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
声价百倍 清·姜绍书《无声诗史·董其昌》:“碑碣铭志之石,非公笔不重,断楮残煤,声价百倍。”
掎挈司诈 战国·赵·荀况《荀子·议兵》:“掎挈司诈,权谋倾覆,未免盗兵也。”
怀铅握素 南朝·梁·任昉《为梁武帝集坟籍令》:“便宜选陈农之才,采河间之阙,怀铅握素,汗简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