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命耳提的成语故事

拼音miàn mìng ěr tí
基本解释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出处宋 刘克庄《拟撰科诏回奏》:“词意有未稳处,仰荷明主亲酒奎画,不啻面命耳提。”
暂未找到成语面命耳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面命耳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避俗趋新 | 叶圣陶《未厌集 苦辛》:“‘拜年’有什么意义呢?无非是崇尚虚文的陋俗罢了。于是相率不‘拜年’,表示避俗趋新。” |
常来常往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想这许多妖怪在园里,还了得!头里人多阳气重,常来常往不打紧。” |
千疮百孔 | 清 李渔《意中缘 毒饵》:“虽然得些润笔之资,以助薪水,究竟这千疮百孔,那里补救得来。” |
逐影吠声 | 宋·陈善《扪虱新话·唐宋文章皆三变末流不免有弊》:“至今学文之家,又皆逐影吠声,未尝有公论,实不见古人用心处,予每为之太息。” |
步步生莲花 | 《南史 齐纪下 废帝东昏侯》:“(东昏侯)又凿金为莲华(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花)也。’” |
霸道横行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还有等刁民恶棍,结交官府,盘剥乡愚,仗着银钱霸道横行,无恶不作。” |
崇论闳议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 |
慎言慎行 | |
各显身手 |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
同舟敌国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
出门合辙 | 《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 |
偷鸡摸狗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6回:“小人如今在此,只做得些偷鸡盗狗的勾当,几时是了;跟随二位哥哥上山去,却不好?” |
老调重谈 | 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谈罢了。” |
行行蛇蚓 | 《晋书 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 利登《野农谣》诗:“行行蛇蚓字相续,野农不识何由读?” |
貌似强大 | 罗广斌《红岩》第27章:“我相信,几天之内,这个貌似强大的敌人必然要土崩瓦解,你说我们该不该这样来估计形势?”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
因风吹火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一发搭了他去。” |
微言大谊 | 清·魏源《<书古微>序》:“所以发明西汉《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辟东汉马郑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 |
铢称寸量 | 明·唐顺之《与王龙溪郎中书》:“以尹之所乐者,尧舜之道也,而袛铢称寸量于一介取予之间。若硁硁小人然者,何也?” |
黜昏启圣 | 《南史·谢灵运传论》:“谢晦以佐命之功,当顾托之重,殷忧在日,黜昏启圣,于社稷之计,盖为大矣。” |
珠残玉碎 | 唐·王犀登《李翰林分体全集序》:“于友刘少彝取李杜集合刻之,前此非无合刻者,然苍素溷淆,元黄杂遝,笺注训怙,人自为政,蒙茸猥琐,犹疥厉虮虱,使二先生之作不免珠残玉碎。” |
朝荣夕悴 | 《魏书·韩显宗传》:“然官位非常,有朝荣而夕悴。” |
八抬大轿 | 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44回:“大人这一次出京,坐的八抬大轿,比先前更显荣耀。” |
违心之言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8回:“仙凡路隔,尤不应以违心之言,释当日之恨。” |
喊冤叫屈 | 清 曹雪芹《红楼梦》:“金桂将桌椅杯盏尽行打翻,那宝蟾只管喊冤叫屈,哪里理会他?” |